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
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田。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这首诗描绘了箕山的自然景色与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诗人通过描述箕山的地理位置、树木的姿态以及山上的白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氛围。"箕山之阳兮,其木樛樛",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特征,"箕之冢兮,白云幽幽"则进一步渲染了宁静与神秘的意境。"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一句,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厌倦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田",既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也暗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最后两句"朝有人兮,来饮其牛",似乎在讲述一个日常而温馨的场景,同时也暗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洞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追求。
笛里关山牧马嘶,秋声秋色总诗题。
谁知此夜中庭月,曾照当年戍卒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