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丹霞雪干图为澹归大师寿》
《题丹霞雪干图为澹归大师寿》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绝巘全高寄孤根众芳

已成空谷玉,如带掖垣霜。

世想和羹实,天留暮岁香。

南枝长不老,微笑空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寄(gāo jì)的意思:指高远的抱负和志向。

孤根(gū gēn)的意思:指事物独立存在,没有依靠或支持。

谷玉(gǔ yù)的意思:指宝贵的玉石藏在深山谷中,比喻隐居的人才或有才华而不被人知道的人。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暮岁(mù su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老大不小,接近晚年。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微笑(wēi xiào)的意思:微笑是指面部肌肉轻微收缩,嘴角上扬,表达出愉快、友好、喜悦或轻松的情感。

掖垣(yè yuán)的意思:掩藏内情,隐藏真相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为淡归大师所作的寿图题诗,以“题丹霞雪干图为澹归大师寿”为题,展现了对淡归大师的崇高敬意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淡归大师比作高洁的丹霞雪干,寓意其品德高尚、精神坚韧。

首句“绝巘全高寄”,描绘了淡归大师如同矗立在绝壁之上的高山,其人格与成就超越常人,寄寓着对大师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接着“孤根压众芳”,则以“孤根”比喻淡归大师独立于世俗之外,却能压制群芳,展现出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卓越的地位。

“已成空谷玉,如带掖垣霜”两句,进一步将淡归大师比作空谷中的美玉和掖垣(古代官署)的霜,强调其品质的纯净无瑕和深远的影响。美玉喻其德行高洁,霜则象征其威严与清冷,同时暗示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世想和羹实,天留暮岁香”表达了对淡归大师在世间的贡献和影响的认可,以及对其晚年仍能散发出智慧与道德之光的赞叹。和羹实,意指大师的智慧和德行如同调味品,使世间更加和谐美好;暮岁香,则形容其晚年仍能散发出智慧与道德的光辉。

最后,“南枝长不老,微笑傍空王”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赞美淡归大师如同南枝一般,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其精神与智慧永存不衰。微笑傍空王,则暗示大师的内心充满慈悲与智慧,如同佛祖般慈祥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不仅表达了对淡归大师的崇高敬意,也展现了其在道德、智慧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卓越成就,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赞颂之作。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垄

绝恨风人痴,忍为九我诗。

呼天亲罔极,爱日我何知。

想像松楸里,瞻依梦寐时。

重将莱彩舞,泉路以为期。

(0)

折桂令二首·其一

问先生酒后如何。潦倒模糊,偃蹇婆娑。

枕底烟霞,杖头日月,门外风波。尽皇都、眼眶瞧破。

仗青天、信脚胡过。好也由他。歹也由他。

便做公卿,当甚么么。

(0)

柳洲亭即事作

紫微分馆曲城阿,碧甃朱栏奈胜何。

一一芙蓉争插汉,双双舴艋戏回波。

烟将暝色归萝薜,风引歌声出芰荷。

今日吴兴使君道,柳洲佳较白蘋多。

(0)

赵承旨天闲五马图歌

吾闻天子之乘有六马,五马无乃诸王侯。

飞黄一骨立天仗,兹白廿足閒清秋。

有金不敢将络头,奚官屏立气致柔。

玉毫如霜落劲刷,俶傥暂摄归优游。

银槽苜蓿露不收,绿波溢吻芬锦韝。

悬蚕齿戛快自酬,宛如双虹籋云浮。

功成身贵人不知,奉车骖乘白玉墀。

君王纵复日三顾,此足敢忘追咸池。

吴兴学士曹韩师,写出蹀躞千金姿。

得非饮至平南时,数百万匹皆权奇。

呜呼渥洼之种悲不悲,真龙却走阴山垂。

(0)

上元日与林谕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贤二侍讲饯同年陆叙州克深考绩西还联句十首·其二

数载暌违此日逢,夜堂灯火笑萍踪。

名途共幸身强健,大郡争誇众景从。

秉烛意长春漏短,离樽香淡别情浓。

吟馀忽上西檐月,相对愁听紫禁钟。

(0)

成化癸巳腊月十日予生盖三十年矣适有史事不克归省怅然有怀谨步韵家君守寿诗一章录似克俭克宽二弟

渐愁华发镜中生,三十年来数贱庚。

未拂朝衣惭戏綵,每沾宫酝想遗羹。

传声自愿如春好,守训何妨似水清。

忽记夜深芸阁梦,渡江称寿最分明。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