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
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
过气(guò qì)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的声誉或地位逐渐下降,不再受人重视或关注。
艰虞(jiān yú)的意思:指艰难困苦的事情。
片时(piàn shí)的意思:非常短暂的时间
秋暑(qiū shǔ)的意思:秋天的炎热。
蘧庐(qú lú)的意思:蘧庐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个人的住所或居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地位。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逝魄(shì pò)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灵魂或生命的消逝。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终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整个年岁,表示一年的始终。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诗人以松叶搭建凉棚纳凉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和谐之美。
首联“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开篇即以一只欢快的猴子在夏日的树荫下嬉戏,暗示了诗人对清凉避暑的渴望,同时也巧妙地将时间概念引入,通过“三秋”(秋季的第三个阶段)来强调暑热未消,为后文的纳凉场景铺垫。
颔联“片时收逝魄,终岁倦艰虞”,诗人通过“收逝魄”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短暂的凉爽瞬间如何抚慰心灵,缓解了一年的辛劳与疲惫。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悟。
颈联“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月亮的光影在树荫间破碎,云朵飘过带来不同的气息,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多变。
尾联“石能供卧枕,天地足蘧庐”,诗人以石头作为卧枕,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的“蘧庐”原指草屋,此处借指简陋的居所,诗人以此自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宁静和平和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
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鹤仙。
失却翁白髯,顿觉翁少年。
月照无枝林,夜栋立万础。
眇眇云间扇,荫此八月暑。
上有垂房子,下绕绛刺禦。
风欺紫凤卵,雨暗苍龙乳。
裂包一堕地,还以皮自煮。
北客初未谙,劝食俗难阻。
中虚畏泄气,始嚼或半吐。
吸津得微甘,著齿随亦苦。
面目太严冷,滋味绝媚妩。
诛彭勋可策,推毂勇宜贾。
瘴风作坚顽,导利时有补。
药储固可尔,果录讵用许。
先生失膏粱,便腹委败鼓。
日啖过一粒,肠胃为所侮。
蛰雷殷脐肾,藜藿腐亭午。
书灯看膏尽,钲漏历历数。
老眼怕少睡,竟使赤眦努。
渴思梅林咽,饥念黄独举。
奈何农经中,收此困羁旅。
牛舌不饷人,一斛肯多与。
乃知见本偏,但可酬恶语。
《食槟榔》【宋·苏轼】月照无枝林,夜栋立万础。眇眇云间扇,荫此八月暑。上有垂房子,下绕绛刺禦。风欺紫凤卵,雨暗苍龙乳。裂包一堕地,还以皮自煮。北客初未谙,劝食俗难阻。中虚畏泄气,始嚼或半吐。吸津得微甘,著齿随亦苦。面目太严冷,滋味绝媚妩。诛彭勋可策,推毂勇宜贾。瘴风作坚顽,导利时有补。药储固可尔,果录讵用许。先生失膏粱,便腹委败鼓。日啖过一粒,肠胃为所侮。蛰雷殷脐肾,藜藿腐亭午。书灯看膏尽,钲漏历历数。老眼怕少睡,竟使赤眦努。渴思梅林咽,饥念黄独举。奈何农经中,收此困羁旅。牛舌不饷人,一斛肯多与。乃知见本偏,但可酬恶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667c66b791a77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