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云色黄,踊愁作霾卷。
度润刚及寸,禺中风作转。
被风(bèi fē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风吹动。
达旦(dá dàn)的意思:指早晨,黎明时分。
迩日(ěr rì)的意思:不久以后,不远的将来
疾徐(jí xú)的意思:形容行进速度快慢交替。
阶除(jiē chú)的意思:指逐层清除,一层一层地去除。
尽善(jìn shàn)的意思:尽善表示做事尽力做到最好,追求完美。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恃爱(shì ài)的意思:依靠爱情或感情而自负自信。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禺中(yú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人之中,具有出众的才华或能力。
踯躅(zhí z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中风(zhòng fēng)的意思:指中风病,也用来形容突然遭受打击或意外的困扰。
昨晚(zuó wǎn)的意思:指时间飞逝,转眼间就过去了。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微雨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热爱。
首句“迩日雨时来,亦时被风遣。”描绘了雨水在特定时间到来,又在风的作用下离去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界中雨水与风之间的互动关系。接着,“昨晚云色黄,踊愁作霾卷。”描述了夜晚天空中黄色的云彩聚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天,以及雨后可能形成的雾霾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入夜报浓阴,四更雨霏宛。”进一步描绘了夜晚逐渐笼罩的浓重云层,以及四更时分细雨飘洒的景象,细腻地表现了雨势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接下来,“疾徐问达旦,眠枕谁能稳。”表达了作者对雨声的敏感和对睡眠的困扰,突出了雨夜的宁静与不安并存的复杂情绪。
“清晨视阶除,水积土香满。”描绘了清晨时分,雨水积聚在台阶上,泥土散发出的芳香,展现了雨后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色。随后,“度润刚及寸,禺中风作转。”描述了雨水刚刚湿润地面,到了中午时分,风向发生变化,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最后,“踯躅生馀惜,徘徊频仰眄。”表达了作者对雨后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频繁注目与欣赏。“乾泽今岁美,继霈斯尽善。”赞美了今年雨水充沛的美好,期待连续的降雨能带来更多的福祉。“无厌人皆然,恃爱吾未免。”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即使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难免会感到一丝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雨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巨浸汪洋闽徼东,五灵无外幅?通。
置郡台湾声教讫,峰峦北拱水朝宗。
台湾水道千馀里,澎湖岛屿峙其中。
岛屿潆洄三十六,其间强半人居丛。
宅中而广者大山,纵横三十馀里间。
其东一屿形如鼎,名曰香炉不可攀。
西遍雁净山对峙,向无居人水潺潺。
沙墩之屿亦西列,上皆飞沙形颇圜。
北则奎壁势峥嵘,下多龟鼊山以名。
山外之屿曰锭钩,鸡肾员背鸟屿横。
或因其壮及所产,厥名一定遂莫更。
更有白沙屿在傍,沙白漫漫石硁硁。
屈爪吉贝居极北,罗列拥抱若长城。
数屿大山北门钥,舟泊大山从此行。
越而极西有目屿,远望浑似人眼形。
目屿之东号铁砧,上有大石势坦平。
错出其旁曰土地,中一神像石琢成。
金山蜿蜒磅礡间,其色赤黄若金呈。
空壳之屿联其左,物产中空因著称。
正西澳有西屿头,西屿之西丁字门。
横于西屿如丁字,巨浪排空势若翻。
转北名为镇海屿,胜国屯兵作外藩。
东为大仓一旷土,中无人家有平原。
山虽旋绕直培嵝,总逊西屿之耸轩。
中为内外二堑地,往来舟舣若云屯。
西屿头为四角屿,其势方正如列垣。
屿形各异名不一,又有鸡笼与托盘。
进此则为虎井屿,望之应作伏虎观。
南乃花草屿相连,屿生花草始名焉。
大猫小猫屿相近,间多怪石恍猫镌。
南屿原有鲛人住,后以风涛居始迁。
南屿之北称头巾,其西八罩名最传。
周环仅匝三馀里,乃左乃右皆人烟。
衡宇稠密居相错,雅有书声晓夜喧。
于今英俊多游泮,澎岛人文莫之先。
八罩对峙为将军,屿以庙名不记年。
南屿东西有二屿,东平西平衣带联。
二屿下流号钟仔,上窄下宽似钟悬。
由此而东西吉屿,一东一西望渺然。
两吉渡台指南车,舍此难从别径穿。
并此名为三十六,天堑之险难言诠。
当年伪郑曾踞险,我军云集足投鞭。
一战海氛风扫尽,鲸穴鲛窟涤腥膻。
今日山青水绿外,处处商泊与渔船。
古云恃德不恃险,谩言隔涉此地偏。
帝德覃敷梯航迩,长歌聊当舆图编。
《澎湖三十六岛歌》【清·范学洙】巨浸汪洋闽徼东,五灵无外幅?通。置郡台湾声教讫,峰峦北拱水朝宗。台湾水道千馀里,澎湖岛屿峙其中。岛屿潆洄三十六,其间强半人居丛。宅中而广者大山,纵横三十馀里间。其东一屿形如鼎,名曰香炉不可攀。西遍雁净山对峙,向无居人水潺潺。沙墩之屿亦西列,上皆飞沙形颇圜。北则奎壁势峥嵘,下多龟鼊山以名。山外之屿曰锭钩,鸡肾员背鸟屿横。或因其壮及所产,厥名一定遂莫更。更有白沙屿在傍,沙白漫漫石硁硁。屈爪吉贝居极北,罗列拥抱若长城。数屿大山北门钥,舟泊大山从此行。越而极西有目屿,远望浑似人眼形。目屿之东号铁砧,上有大石势坦平。错出其旁曰土地,中一神像石琢成。金山蜿蜒磅礡间,其色赤黄若金呈。空壳之屿联其左,物产中空因著称。正西澳有西屿头,西屿之西丁字门。横于西屿如丁字,巨浪排空势若翻。转北名为镇海屿,胜国屯兵作外藩。东为大仓一旷土,中无人家有平原。山虽旋绕直培嵝,总逊西屿之耸轩。中为内外二堑地,往来舟舣若云屯。西屿头为四角屿,其势方正如列垣。屿形各异名不一,又有鸡笼与托盘。进此则为虎井屿,望之应作伏虎观。南乃花草屿相连,屿生花草始名焉。大猫小猫屿相近,间多怪石恍猫镌。南屿原有鲛人住,后以风涛居始迁。南屿之北称头巾,其西八罩名最传。周环仅匝三馀里,乃左乃右皆人烟。衡宇稠密居相错,雅有书声晓夜喧。于今英俊多游泮,澎岛人文莫之先。八罩对峙为将军,屿以庙名不记年。南屿东西有二屿,东平西平衣带联。二屿下流号钟仔,上窄下宽似钟悬。由此而东西吉屿,一东一西望渺然。两吉渡台指南车,舍此难从别径穿。并此名为三十六,天堑之险难言诠。当年伪郑曾踞险,我军云集足投鞭。一战海氛风扫尽,鲸穴鲛窟涤腥膻。今日山青水绿外,处处商泊与渔船。古云恃德不恃险,谩言隔涉此地偏。帝德覃敷梯航迩,长歌聊当舆图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667c67badf38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