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盆池》
《盆池》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三尺清池窗外开,茨菰叶底戏鱼回。

雨声转入浙江去,云影还从震泽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茨菰(cí gū)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或行为像茨菰一样刺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震泽(zhèn zé)的意思:震动湖泽,使其波涛翻滚。比喻有声望、有威势,使人敬仰。

转入(zhuǎn rù)的意思:从一个状态或领域转移到另一个状态或领域。

翻译
窗外有三尺清澈的池塘,茨菰叶片下鱼儿嬉戏游动。
雨声渐渐流进浙江大地,云影又从震泽湖面飘回。
注释
三尺清池:形容池塘深度适中,水质清澈。
茨菰叶底:指在茨菰(一种水生植物)的叶子下面。
戏鱼回:鱼儿在水中游玩。
雨声转入:雨声顺着水流方向传递。
浙江去:浙江,古代水名,这里泛指江河。
云影还从:云影跟随水流的方向返回。
震泽来:震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江苏吴江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窗前景致,以清池为中心,展现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三尺清池窗外开",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小巧而清澈的池塘,仿佛就在眼前,窗外即景,清新自然。"茨菰叶底戏鱼回",诗人观察到鱼儿在茨菰(一种水生植物)的掩映下穿梭游动,活泼可爱,富有生机。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雨声转入浙江去",暗示着雨滴落入池塘后汇入大江,引发遐想,展现出空间的连贯和时间的流转。"云影还从震泽来",则描绘了云彩的飘移,如同从遥远的震泽(太湖的别称)带来一抹诗意的痕迹,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整体来看,陈与义的《盆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既有微观生动又有宏观深远的池塘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晓行十八盘次灵湫高正郎韵

傍岩茅屋数声鸡,石径穿云曙色微。

萎草破霜留虎迹,断藤挂月露猿啼。

行冲雁阵诸天近,立瞰层霄万象低。

十八盘中为客远,几时归采北山薇。

(0)

秋日同僚属登声远楼

凭高一望遍遐陬,览胜真宜陟此楼。

官里簿书无暇日,檐前鸿雁见初秋。

闾阎习朴居何陋,蛮獠风淳古可俦。

坐听弦歌蔼比屋,直从南诏论中州。

(0)

报升兴化

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

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

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

劝耕本是朱轮职,卖剑期收渤海功。

(0)

过江津

晓渡江津江水平,舟人荡桨见潮生。

秋过夹岸多荒草,雨后长桥长绿蘋。

地尽三巴闻雁影,山连两峡隐猿声。

家乡缥缈诸天外,归梦犹悬五凤城。

(0)

徐氏园次养斋韵二首·其二

采采黄花绿水浔,百年多病歉登临。

黄花不为秋光老,绿水能如酒兴深。

南国况多龙虎气,西园真有凤凰林。

登台一望青天外,拚饮何时得共寻。

(0)

梦游罗浮作

银殿瑶池尽列仙,良常西入耀真天。

霞随葛令飘青玉,雨为麻姑洒白莲。

符竹萧萧桃洞月,星松袅袅石楼烟。

苍龙溪上山卿梦,又度清宁二百年。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