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安心(ān xīn)的意思:心情平静、放心、不担心。
不齐(bù qí)的意思:不平衡;不统一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常好(cháng hǎo)的意思:常常好,经常良好,指事物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或表现。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相吊(xiāng diào)的意思:相互悼念,互相吊唁。
相导(xiāng dǎo)的意思:相互引导、相互影响。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一瞬(yī shùn)的意思:一瞬意为非常短暂的时间,指极短的时间,一眨眼的功夫。
止水(zhǐ shuǐ)的意思:止水指停止水流,比喻使局势稳定,不再发展或扩大。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二)》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首句“安心在身中,无端凿以窍”,以“凿窍”比喻人为地制造烦恼,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应当源自内心深处,而非外界的干扰。接着,“止水本不流,哀乐日相导”运用了“止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内心如止水般平静的状态,而哀乐的波动却不断引导着情绪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人事万不齐,一瞬辄颠倒”指出人间百态复杂多变,瞬间之间就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强调了世事无常。接下来的“可知不可名,能望不能造”则进一步探讨了认知与创造之间的界限,提出有些事物虽可感知但难以言说,有些目标虽可向往却难以实现,体现了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深刻反思。
“仪行有昃晦,颜色岂常好”通过自然界的日出日落、阴晴变化,类比人生的起起伏伏、喜怒哀乐,强调了生命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最后,“少年太自苦,鵩鸟来相吊”以少年时期的过度忧虑为喻,暗示了年轻时的烦恼往往过于沉重,如同鵩鸟的哀鸣,表达了对年轻人过度忧虑的同情和劝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人生百态、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人性弱点的洞察,语言含蓄而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