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禅僧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赠禅僧二首(其二)”为题,出自宋代诗人赵抃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瀫水曹溪一滴通”,以“瀫水”和“曹溪”两个佛教圣地的水滴,象征着佛法的细微与普遍,暗示了佛法的真理如同水滴般细微却能贯穿万物,通达一切。这一句既是对禅宗思想的赞美,也是对禅僧智慧的敬仰。
次句“烂柯元是妙高峰”,“烂柯”典出《述异记》,指仙人王质遇仙人于山中,观棋烂柯而归,已过百年。这里借“烂柯”比喻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而“妙高峰”则象征着禅宗修行的最高境界。此句表达了禅僧在时间长河中的静观与超越,以及他们达到的智慧高度。
第三句“子湖有犬无人会”,“子湖”可能是指西湖,而“犬”在这里可能寓意着凡夫俗子,难以理解或领悟高深的禅理。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禅僧与世人的隔阂,以及禅理的深奥与不易被世俗所理解。
最后一句“我欲凭诗寄老踪”,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诗歌来传达对禅僧智慧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禅僧生活轨迹的追忆与怀念。这里的“老踪”可能指的是禅僧修行的痕迹或生活经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将这份敬意与怀念传递给读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宗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体悟和对禅僧智慧的崇敬之情,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底修箫谱
鹊炉烟,鸾镜影,记向画屏见。
竹叶花裙,白苧趁时剪。
是他病后心情,愁中风度,几曾带、玉钗金钏。
锦堂畔。早把银烛高烧,重帘隔娇面。
射覆分曹,姊妹半宵宴。
只馀几度回眸,一声长叹,瞒不过、杏梁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