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悬疑削出,崖断似飞来。
危梁倘可度,扶醉隔溪回。
这首诗描绘了朱大理邀请游览大石时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壮美。
首句“振策凌霄上”,诗人以“振策”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登山时的豪迈与决心,仿佛要直冲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留筵拂石开”一句,描绘了在山巅设宴的情景,席间宾主欢聚一堂,宴饮畅谈,气氛热烈而温馨。
接下来的四句“峰悬疑削出,崖断似飞来。云气晴交雨,涛声昼引雷”,诗人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山峰如同被刀削过一般峭立,悬崖似乎从天际飞落而来,云雾在晴朗的天空中与雨水交织,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涛声在白天里仿佛引来了雷声,这些景象既壮观又神秘,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最后两句“危梁倘可度,扶醉隔溪回”,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即使面临危险的桥梁,也愿意勇敢前行,即使醉酒,也要欣赏完这溪边的美景再返回。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冒险精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书空咄咄,向吟窗谱就,霓裳新阕。
一点雄心消不尽,化作彩云千叠。
滴粉搓酥,描香绘影,长吉心头血。
步虚声里,泠泠似有仙骨。
应是秋颖花生,墨池香润,照彻瑶台雪。
放眼乾坤供一醉,醉把唾壶敲缺。
鬼也揶揄,天乎懵懂,此意凭谁说。
倚歌而和,欲将长笛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