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间路,松声杂鸟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态(biàn tài)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思想或事物的性质异常、反常。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多变(duō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样,变化无常。
近边(jìn biān)的意思:接近边界或边缘,靠近极限或危险的状态。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马行(mǎ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速度快。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悬崖(xuán yá)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困难的境地。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幽绝(yōu jué)的意思:形容景色幽静而绝美。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自纵(zì zòng)的意思:自我放纵,任意妄为。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段穿越松林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首句“十里松间路”,简洁地勾勒出一条延伸至远方的松林小径,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静谧。接着,“松声杂鸟声”一句,通过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自然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之中。
“山云多变态,野水自纵横”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山间的云雾变幻莫测,展现出大自然的神秘与无穷魅力;而远处的野水则自由流淌,不受拘束,象征着自然界的自由与无垠。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变化的向往。
“古木题诗坐,悬崖下马行”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古老的树木旁题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个人情感的寄托;而在悬崖边下马步行,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
最后,“可怜幽绝处,只是近边城”两句,将自然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城市生活所束缚,难以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反思。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自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故黄靖南侯参军陆生作
仗剑出门去,高堂悲不胜。
婴母既知废,陵母亦知兴。
送子涉淇河,倚闾泪沾膺。
黄云驱匹马,惊风击饥鹰。
努力参卿军,智谋夙见称。
报亲在何所,沙场奋猿肱。
屠毒天未厌,髦头国方兴。
天矢不敢射,贪狼日凭陵。
豪雄致帝怒,祸患来相乘。
哀哀皋鱼痛,使尔肝肠崩。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五天地
人法地天,道法自然。黄帝遗玄,象罔得焉。
如髣如髴,行于万物。刳心以乞,虚而不屈。
漻乎其清,金石考鸣。冥我独情,世耳群惊。
为众父父,忘其族祖。为三祝主,未闻多苦。
子高就耕,丈人依圃。兄尧未甘,况复侯禹。
嗟彼全人,体性抱神。标枝野鹿,为浑沌邻。
愧尔波民,道谀终身。尊严世俗,逾于君亲。
合譬辞饰,以天下惑。厉夜生子,取火宜亟。
谁为尔贼,臭味声色。内盈栅柴,外重缴纆。
交臂历指,安可为得。苟非天德,休言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