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河 南 节 度 使 贺 兰 大 夫 见 赠 之 作 唐 /高 适 高 阁 凭 栏 槛 ,中 军 倚 旆 旌 。感 时 常 激 切 ,于 己 即 忘 情 。河 华 屯 妖 气 ,伊 瀍 有 战 声 。愧 无 戡 难 策 ,多 谢 出 师 名 。秉 钺 知 恩 重 ,临 戎 觉 命 轻 。股 肱 瞻 列 岳 ,唇 齿 赖 长 城 。隐 隐 摧 锋 势 ,光 光 弄 印 荣 。鲁 连 真 义 士 ,陆 逊 岂 书 生 。直 道 宁 殊 智 ,先 鞭 忽 抗 行 。楚 云 随 去 马 ,淮 月 尚 连 营 。抚 剑 堪 投 分 ,悲 歌 益 不 平 。从 来 重 然 诺 ,况 值 欲 横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秉钺(bǐng yuè)的意思:拿着权杖,掌握着权力。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唇齿(chún chǐ)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摧锋(cuī fēng)的意思:摧毁敌人的锋芒,使其失去威力。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股肱(gǔ gōng)的意思:股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腿和臂膀,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指得力的助手。
光光(guāng guāng)的意思:没有一点儿剩余或残留。
河华(hé huá)的意思:形容河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美丽动人。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激切(jī qiè)的意思:形容情感、欲望等非常强烈,迫切想要做某事。
戡难(kān nán)的意思:戡难是指平定动乱、消除灾难,恢复社会秩序。
抗行(kàng xíng)的意思:勇敢地行动,顽强抵抗
栏槛(lán kǎn)的意思:指门、窗、栅栏等上部的横木或横铁,也泛指门、窗等的横木。引申为障碍、限制。
连真(lián zhēn)的意思:连续不断地真实不假。
连营(lián yíng)的意思:连续的营寨
列岳(liè yuè)的意思:指列举众多的名山。
临戎(lín róng)的意思:指临阵勇猛,战斗力强。
弄印(nòng yìn)的意思:指随手摆弄、玩弄印章或印刷品,没有实际目的或意义。
鲁连(lǔ l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依附、紧密联系。
旆旌(pèi jīng)的意思:指旗帜、旌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然诺(rán nuò)的意思:诺言必定会兑现。
时常(shí cháng)的意思:经常,常常
殊智(shū zhì)的意思:指非凡的智慧,与常人不同的聪明才智。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投分(tóu fèn)的意思:指在赌博或竞技中投入赌注或注资。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先鞭(xiān biān)的意思:先行者或领先者
妖气(yāo qì)的意思:指邪恶的气息或诡异的氛围。
伊瀍(yī chán)的意思:指两个人的友谊或感情深厚,像伊水和瀍水交汇在一起一样。
义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为了正义和公理而奋斗的人。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真义(zhēn yì)的意思:
真正的意义。 叶圣陶 《苦菜》:“劳动是人生的真义,从此可得精神的真实的愉快;那片空地便是我新生活的泉源。” 马南邨 《燕山夜话·谈“养生学”》:“这样一来,养生学却披上了宗教的色彩,反而逐渐失去了养生学的真义。”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中军(zhōng jūn)的意思:中军是指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也可以指挥军队的主要将领。
- 注释
- 高阁:高楼阁。
凭栏:靠着栏杆。
中军:军队的中央指挥。
妖气:比喻邪恶或不祥的气息。
愧:感到惭愧。
戡难:平定灾难。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义士。
书生:读书人,知识分子。
抗行:与人对抗,此处指奋起直追。
淮月:淮河上的月亮。
抚剑:手握剑,表示决心或决断。
重然诺:重视承诺,守信用。
- 翻译
- 站在高高的楼阁凭栏远望,中军将领倚着旗帜显威仪。
感慨时事常常心潮澎湃,但对自己却已忘怀。
黄河、洛水间弥漫着邪恶的气息,伊水、瀍水边传来战鼓声。
惭愧自己没有平定祸乱的良策,只能深深感激出征的英名。
手握兵权深知恩情深重,面对战事觉得生命微不足道。
像大腿和臂膀般辅佐朝廷,国家的安危全靠忠诚的屏障。
隐约可见军队摧敌的气势,显赫的官职带来荣耀。
鲁仲连真是大义之士,陆逊怎能仅是书生。
坚守正道岂只是一种智慧,奋勇争先也是高尚行为。
楚地的云彩随着战马离去,淮河边的月光照亮连绵的军营。
拔剑在手,足以表明友情深厚,悲壮的歌声更添不平之气。
向来重视承诺,更何况现在局势动荡不安。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描绘了一位武将或军事将领在战争中的情形和内心世界。开篇“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两句,设定了场景:一座高耸的城楼上,战旗飘扬,营帐林立,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战争画面。
接下来的“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复杂情感。诗中的主人公在感受时代变迁、战事频仍的激动之余,却又能够迅速抛开个人情感,以保持军人的冷静和专注。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河流与山峦),暗示了一种战争即将爆发或已经发生的情境。“妖气”和“战声”传达了紧张和危机的氛围。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表明主人公对于无法解决的战争困境感到羞愧,同时也感激那些能够提出军事策略或指挥作战的将领。
随后,“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两句,诗人通过“秉钺”(持剑)和“临戎”(临战),强调了武将对于战争责任的认识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体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战争中个人命运不可预知的无奈。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山脉和长城的依赖,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在战乱时期对边防设施(如长城)的依赖心理。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两句,用“摧锋”和“弄印”,描绘了一种武器交锋、战争激烈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战功与荣誉的追求。
接着,“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提及,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些品质或理念,如忠诚和学问。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则描绘了一个决策者迅速出击、果断行事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军事行动上的机警与效率。
最后,“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几句,通过对流动的云朵和月亮的描绘,以及对战马、营帐的提及,表达了战争的不断移动与持续性,同时“抚剑”、“悲歌”的动作则传达了一种对于战争的无奈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勾勒出一位武将在战乱年代中的复杂心境,从而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微小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