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挽友联,出自清代朱幼农之手,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上联“张四竟无可奈何死”中,“张四”为逝者之名,一个“竟”字,透露出意外与无奈,仿佛在说张四的离世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结局,充满了遗憾与不可逆转的宿命感。“无可奈何”四字,则直接表达了面对死亡时的无力与悲痛,将人面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联“朱二亦有时不欲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情感推向更深层次。这里“朱二”同样指逝去之人,而“有时不欲生”则暗示了生者对于逝者的思念之深,以至于在某些时刻,生者也产生了对生命的怀疑与厌倦。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生者在失去挚友后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整联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以及生者在面对生死离别时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仅是一副挽联,更是对生命脆弱性与人类情感深度的深刻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郑氏义门
人爱渭水清,毕竟河流浑。
不知黄虞世,何处觅旌门。
旌门纵百世,岂能外彝伦。
祇因风气漓,遂表为义民。
麟溪有寒泉,西流类拖绅。
泉声遍塞耳,乱却牝鸡晨。
夜帐泼烟黑,秋缸吐火红。
六世孝友家,元属书声中。
烂银铺作榜,绰楔何崔崔。
户神似相语,莫遣阿奴来。
人心一遭蛊,五官皆作魔。
不赓斯干诗,却听燃萁歌。
兄弟本一气,为利分汝尔。
借问嗜利人,千载得不死。
鸱鸮巢满林,何地不感恻。
若非慈乌啼,血泪收不得。
我身亲乃有,况此身外物。
世人果何思,肝胆每相贼。
当年朱两轓,回首血在颐。
争如义门鬼,千载不馁而。
何人非杨椿,如椿能几人。
祇缘本心死,所以有缁磷。
大树大十围,枝叶日敷蕃。
愿培百尺土,庇此千岁根。
《题郑氏义门》【宋·方凤】人爱渭水清,毕竟河流浑。不知黄虞世,何处觅旌门。旌门纵百世,岂能外彝伦。祇因风气漓,遂表为义民。麟溪有寒泉,西流类拖绅。泉声遍塞耳,乱却牝鸡晨。夜帐泼烟黑,秋缸吐火红。六世孝友家,元属书声中。烂银铺作榜,绰楔何崔崔。户神似相语,莫遣阿奴来。人心一遭蛊,五官皆作魔。不赓斯干诗,却听燃萁歌。兄弟本一气,为利分汝尔。借问嗜利人,千载得不死。鸱鸮巢满林,何地不感恻。若非慈乌啼,血泪收不得。我身亲乃有,况此身外物。世人果何思,肝胆每相贼。当年朱两轓,回首血在颐。争如义门鬼,千载不馁而。何人非杨椿,如椿能几人。祇缘本心死,所以有缁磷。大树大十围,枝叶日敷蕃。愿培百尺土,庇此千岁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567c6d270368a8596.html
积雨
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
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坑。
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
病仆挟羸马,十步八九倾。
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
都人素豪恣,小官常见轻。
排辟要稳道,敛避不敢争。
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
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
归来事洗濯,袍裤纷纵横。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其一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山川尽?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恍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其一》【宋·文同】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山川尽?燥,草木皆焦燃。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安闲获在兹,恍若梦游仙。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367c6d270cafa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