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浦一城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辞(chǔ cí)的意思: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楚国时期的诗歌作品。它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前达(qián dá)的意思:指事先达到、预先达到目标。
秋赋(qiū fù)的意思:秋天的赋诗或赋文,形容文采华美、情感深沉的作品。
求知(qiú zhī)的意思:渴望学习知识,追求知识的渴求。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注释
- 秋赋:秋天的计划。
春还:春天归来。
计尽违:计划未能实现。
身是拙:自身能力有限。
求知:追求知识。
旷海:广阔的海洋。
休处:宁静之地。
孤舟:独自的小船。
去时:离去的时刻。
连浦一城:连绵的水边城市。
兼汴宋:连接汴京和宋地。
夹堤千柳:两岸千垂柳。
唐隋:唐朝和隋朝。
此恨:这种遗憾。
前达:前人所经历的。
吾君:我的君王。
作楚辞:效仿屈原写诗。
- 翻译
- 秋天的计划春天却未能实现,深知自己能力有限难以追求知识。
只愿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宁静,忽然间又欢喜起独自乘舟的自由时光。
连绵的水边城市连接着汴京和宋地,两岸的垂柳夹道,仿佛穿越了唐朝和隋朝的岁月。
一直以来,这种遗憾都是前人所经历的,我怎敢辜负君王,效仿屈原写下这首诗。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处境的无奈。开篇“秋赋春还计尽违”,秋天的景色已经过去,而春天的到来又被计算所阻隔,这里的“计”字暗示了一种不可抗力的宿命,诗人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和个人愿望的无法实现。紧接着“自知身是拙求知”,诗人自我揭示,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深刻的认识,虽渴望知识和智慧,但自身条件所限,难以达成。
“唯思旷海为休处”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寂静之地的向往,这里的“旷海”象征着广阔无边,也许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风港。随后“忽喜孤舟似去时”,诗人的心情又突然间被一艘孤独航行的船只所打动,那份离别之情、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下面的“连浦一城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描绘了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交融。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而那随风摇曳的柳树,则让人联想起了更为久远的年代。
最后,“从来此恨皆前达,敢负吾君作楚辞”,诗人表明了自己对于过往的怨恨和无奈全部寄托于先辈的文学之中,他愿意像古代楚辞中的作者那样,以文字承载自己的情感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里的“吾君”可能是指诗人的理想对象,或是心中的某种精神象征。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情感,抒发了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怀与历史感慨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赵朴翁赴衍圣公峄山书之招
邹鲁相望击柝间,亦颜谁许独晞颜。
同源泗水别溯水,接壤峄山连泰山。
万山元勋辟杨墨,一时浮论主雍环。
七篇事业君能讲,男子临岐泪肯潸。
寄题佛智忠禅师实庵
皴皮槁项换儿童,依旧恒河见性同。
作茧蚕宁长恋叶,蜕形蝉待别嘶风。
双趺可逐茶毗尽,只履谁知窣堵空。
设上馒头诳人眼,新罗鹞子过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