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发洪(fā hóng)的意思:形容很多人或事物同时出现,如洪水般涌来。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洪厓(hóng yá)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煊赫。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穷危(qióng wēi)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到了极点,处于危险境地。
山向(shān xiàng)的意思:山势向某个方向延伸,形容某种趋势或倾向。
深秋(shē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深入,表示时间已经进入秋季的深处。
瘦人(shòu rén)的意思:指身体瘦小的人。
松门(sō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松散,不严密。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仙迹(xiān jì)的意思:指神奇的迹象或奇迹,形容非常罕见的事物或现象。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玄鹤(xuán hè)的意思:指高尚、优美的文风或诗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德行高尚,品质优美。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竹墙(zhú qiáng)的意思:指竹子做的围墙,比喻表面看似坚固,实际上非常脆弱,容易被打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仙踪的奇妙旅程,诗人张邦奇在明朝时期游历慈溪清道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观内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
首联“将寻仙迹野江滨,解䌫江潮捷有神”开篇即点明了探寻仙踪的主题,江边的景象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诗人通过“解䌫江潮捷有神”的描述,不仅描绘了江潮的动态之美,更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灵性,暗示了这里可能隐藏着超凡脱俗的力量。
颔联“修竹墙头云甃石,老松门外藓封鳞”进一步渲染了道观的环境。修长的竹子与云雾般的石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古老的松树则在门外生长,其表面覆盖着青苔,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颈联“路穷危磴浑忘俗,山向深秋欲瘦人”描绘了深入山林的艰难旅程,山路险峻,却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深秋的山色似乎也在提醒着旅人,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短暂。
尾联“白发洪厓终日笑,为呼玄鹤下风尘”以洪厓(传说中的仙人)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与敬仰。同时,通过“白发”这一细节,诗人或许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而“玄鹤下风尘”则象征着仙人与尘世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湖石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任。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社日关路作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早夏晓兴赠梦得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
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
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
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