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夜晚担着泉水,踏着月光归来,这份闲适与自然的和谐相映成趣。"不觉担泉带月归",不经意间,泉水与月光成为了他归途中的伴侣,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心境。
"三生旧话水滨知",诗人似乎在水边与过去的自己或某种超乎现实的存在有过对话,暗示了他对生命轮回和过往经历的深刻思考。"三生"一词,源自佛教,意味着前生、今生、来生,此处借以表达对生命多维层面的感悟。
"更酬十二年前约",诗人提到了一个十二年前的约定,这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跨度,更可能象征着某种心灵上的契约或承诺,强调了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内心约定之间的关系。这种约定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何似晴檐一笑时",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想象着在阳光明媚的屋檐下,与友人共度欢笑的时光,表达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晴檐一笑"不仅描绘了画面的温馨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当下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记忆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体悟,传递出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追求心灵深处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二十三日晚宴仙岩有赋
宿雨解秋阴,幽寻泛清渚。
先晨预幽期,真赏宜阑暑。
华萼秀联芳,耆英善谈麈。
轻流浅抱沙,远濑潜通浦。
峭石散支机,澄潭回钴鉧。
苹鸥点雪华,汀鹭浮银度。
野蔓晦重阴,遥山带微雨。
探奇尽穷僻,始访云岩路。
灵窦虎龙盘,神踪辟轩户。
苔深綍庖庾,萝翠横机杼。
浩啸绝氛埃,空歌激烟雾。
崖悬一室虚,列席平沙浒。
胜集岂凡缘,谐欢杂觞俎。
自非契仙调,岁阅方瀛府。
诚谒复古祠,牵尘愧迟步。
丹丘擅雄怪,宜此风雷护。
旷劫视浮槎,冲襟涤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