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其二》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其二》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肺肠

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

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

琢句未除文字障,不知文字已沧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肺肠(fèi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痛苦,感到悲伤或忧虑。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伤时(shāng shí)的意思:指因时机不对或时机已过而错失良机,从而遭受损失或失败。

诗骨(shī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具有诗意和骨气,指人才或事物的品质高尚。

时语(shí yǔ)的意思:指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语言,言辞或观点。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物论(wù lù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性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琢句(zhuó jù)的意思:琢磨句子,推敲言辞。指对语句进行精雕细琢,以求言辞准确、表达精练。

鉴赏

这首诗《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事的敏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联“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入肺肠。”开篇即点明诗人作为词人的身份,通常会以哀伤之语反映时代,而这种真实的感受为何能深入内心,触动肺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情感体验的深刻思考。

颔联“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理解。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似乎找不到解决之道;而在国家与个人的命运面前,诗人却能流下千行泪水,显示出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颈联“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转而表达对友人的羡慕与自嘲。羡慕他人能够超脱世俗,以诗歌寄托心灵,而自己则只能将愁绪挥洒于夕阳之下。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琢句未除文字障,不知文字已沧桑。”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尽管努力雕琢诗句,试图突破文字的束缚,却发现文字本身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困境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文化变迁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自我创作的多重探索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怅别词·其一

送郎扬子江,郎似江心浪。

一夜起秋风,头白从飘荡。

(0)

采莲女

邪溪采莲女,日出荡轻桡。

惯识溪中路,歌声入画桥。

(0)

宫人拈笔图

倦倚西风十二楼,苦吟彊半为悲秋。

几回搦管题红叶,怕逐春泉出御沟。

(0)

秋夕作

不知萧瑟是秋声,落叶哀蝉总不平。

更恨蕉林当户牖,教人魂梦不分明。

(0)

新柳

鹅黄浅淡雪初消,拂水拖烟已万条。

小得春风都解舞,憎他绝似阿蛮腰。

(0)

题林氏画册·其二

花总如生白不知,黄筌神妙让徐熙。

绝怜点染惟丹粉,没骨图成多折枝。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