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懊恼曲·其一》
《懊恼曲·其一》全文
明 / 袁中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扬州梦觉如今洛浦萧条锦衾

流水高山难再过,止缘同调伤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锦衾(jǐn qīn)的意思:指华丽的衣被或华丽的床帏。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洛浦(luò pǔ)的意思:洛浦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环境非常美丽、宜人。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扬州梦(yáng zhōu mèng)的意思:指没有实现的美好愿望或梦想。

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特点或状况连续不断、层次丰富,形容景物或事物的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鉴赏

这首诗《懊恼曲(其一)》由明代诗人袁中道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

首句“扬州梦觉到如今”,以“扬州梦”开篇,仿佛在述说一段曾经的繁华梦境,而“梦觉”二字则暗示了梦境的消逝,引出一种从梦幻归于现实的落差感。接着,“洛浦萧条旧锦衾”一句,将思绪转向另一处记忆中的场景——洛水之畔,曾经拥有的温暖与美好已化为“萧条”的旧物,锦衾象征着过去的温馨与亲密,如今却只剩下触目惊心的冷清与荒凉。

“流水高山难再过”一句,借用“流水高山”这一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意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不可逆转的感慨。流水与高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难以再回到最初的境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最后一句“止缘同调倍伤心”,点明了情感的核心所在。这里的“同调”既可理解为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可解读为心灵深处的共鸣。诗人因失去了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或事物而倍感伤痛,这种失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缺失,使得整个世界都显得更加空洞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失落的哀愁,以及在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时的无力感和悲痛。

作者介绍
袁中道

袁中道
朝代:明   字:小修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生辰:1570—1623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猜你喜欢

早渡高淳湖

卧闻喧语渡争先,惊起篷窗露漫天。

云破乍窥星点碎,橹忙斜划水痕圆。

花飞岸柳伤春尽,风袅渔竿得意偏。

难别旧游觞咏地,舵楼回望一凄然。

(0)

水西吟

水西一路草如茵,却羡林间雨后新。

短笛数声牛背稳,清幽原址属闲人。

(0)

游石嵓山次壁间韵

乱峰环绕一峰巉,杖策寻幽到石岩。

古寺云烟隔钟磬,高秋风雨满松杉。

扫除世事经千卷,摩荡愁怀剑一函。

我欲吟诗登绝顶,长空飞鸟夕阳衔。

(0)

一峰庵

迢递寻山路,秋高第一峰。

断云生落木,返景响寒淙。

危步临斜石,披榛抚老松。

攀幽何限意,筇竹独相从。

(0)

云栈纪行

青莲昔歌蜀道难,读之已觉心神寒。

今来云栈试登陟,拊膺那不增长叹。

我行正值仲夏节,白日不见云盘盘。

猿猱一声叫何处,一车两马超云端。

陡然马逸不可止,过涧陟岭疾于矢。

殆哉岌岌车中人,呼吸之间判生死。

忽惊车如桶底脱,此身已在路边立。

出险移时魂尚惊,家人问询争来集。

人言此是煎茶坪,寒潭万丈山棱峥。

倘令一坠那得起,过客往往伤厥生。

吁嗟乎,蜀道之难有如此,畏途巉岩从此始。

(0)

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

尚有残红已可悲,更忧回首祗空枝。

莫嗟身世浑无事,睡过春风作恶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