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一谢眺》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一谢眺》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宣城五字古今雄,倚马千言藻绘工。

文字从来贾祸双流鼓浪一江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鼓浪(gǔ làng)的意思: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贾祸(gǔ huò)的意思:指因为贪图私利而招致祸患,自取灭亡。

双流(shuāng liú)的意思:指事物同时流传、并存的现象。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倚马(yǐ mǎ)的意思:倚马指的是依靠马匹的支持,也可以形容依仗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藻绘(zǎo huì)的意思:指绘画技法高超,画作精美绝伦。

倚马千言(yǐ mǎ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言辞高妙,能够用很少的话表达出很多的意思。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名为《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一)谢眺》。诗中对古代文豪谢眺的才华与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宣城五字古今雄”,开篇即赞美了谢眺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将其比作宣城的五字,既简洁又蕴含力量,显示了他作品的影响力跨越时空,成为古今文坛的杰出代表。“倚马千言藻绘工”,进一步描述了谢眺文思敏捷,下笔如飞,其文章华美如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然而,“文字从来能贾祸”,转折之处揭示了文人命运的复杂性。这句话暗示了谢眺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文字也可能招致灾祸,反映了古代文人因言获罪的悲剧。最后,“双流鼓浪一江风”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谢眺的才华如同江水一般浩荡不息,即使遭遇波折,也依然能够激荡出独特的艺术之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既赞美了谢眺的文学成就,也对其命运的多舛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绕行遇猎

搜山炬火纵横飞,百兽猝起惊且驰。

出明入暗眼光乱,强者或脱弱者悲。

儿郎汹汹山精匿,杀气随风撼松栎。

宋㹱韩獹不尽纵,齧索腾陵求赴敌。

清霜屡降草莽衰,相与即禽真汝时。

跳坡蓦涧殊未已,扶桑东面推红曦。

大槊将军山下住,摧颓略记衔枚路。

观汝角逐心悠悠,风枭旌旆何时休。

(0)

酬赵隐君还予诗稿之作因来韵增至二十四用柳子厚同刘院长言怀事诗例也

度德宜滕长,论交堕鲁皋。

凄凉当岁晚,潇洒见时髦。

常恐诗无證,空知调欲高。

扶疏才社栎,变化岂胥涛。

阔略三冬学,增多一字褒。

大篇参往箓,异事诧吾曹。

昔嗜梁台选,仍耽郢士骚。

长歌落涧谷,中夜骇猿猱。

攻苦鹈濡翼,求朋鹿食蒿。

家无彦弘在,乡失吕温豪。

击拊当谁听,荒芜尚自薅。

英英善和柳,皎皎义熙陶。

步骤才难至,图回首屡搔。

较深搜石髓,务洁取溪毛。

推激吾非党,讥诃物得逃。

辞连盘谷稼,想到武陵桃。

朝逮虞渊暗,宵几鹖旦嗷。

含愁全庾赋,寓乐间庄濠。

不谓尘明镜,何殊赠佩刀。

音书无雁往,时序迫蝉号。

嵇向诸人远,周雷再世遭。

未应求善贾,孰不饮醇醪。

并席葭依玉,清言輠炙膏。

斯期方缅邈,北望寸心劳。

(0)

北牖洞

旧驻东方骑,因题北牖名。

来须风作御,去认斗为城。

日气晚方到,云收寒易生。

予心匪游衍,拱北振华缨。

(0)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其二

少年不学待何年,长大无成莫怨天。

况是各承贤父训,岂容弗肯播菑田。

(0)

十一月二十六夜梦与范石湖各赋梅花六言觉仅记其大意足成二绝·其二

江路月斜霜重,野桥风峭波寒。

知负天公何事,十他冷淡相看。

(0)

七月二十六日出北郭昌华亭晚饮节庵先生玉山草堂

晴云欲雨北城根,草堞萧条风更喧。

人语桔槔鸣浅水,角声楼橹隐遥村。

迷阳已阻山中约,炙背真成野外言。

至竟食芹堪自美,玉山堂里酒初温。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