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丁壮(dīng zhuàng)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男子。
官府(guān fǔ)的意思:指官员和政府机构。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练甲(liàn jiǎ)的意思:指军队进行训练,穿上甲胄,准备战斗。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乱离(luàn lí)的意思:指秩序混乱,无序分散。
请缨(qǐng yīng)的意思:主动请求承担任务或责任。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未定(wèi dìng)的意思:尚未确定或决定的状态
乡闾(xiāng lǘ)的意思:指乡村之中的人民和官吏。
虚惊(xū j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危险或问题,却因误会或恐惧而感到惊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动荡不安与恐惧。首句“乱离犹未定”直接点明了社会背景,紧接着“百姓夜虚惊”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百姓在夜晚因战乱而产生的无端恐慌,这种情绪在乱世中尤为普遍。
“官府勾丁壮,乡闾练甲兵”两句,通过官府征召青壮年入伍和乡村组织军队的行动,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迫近和备战的紧张氛围。这不仅反映了政府对军事力量的重视,也暗示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更大灾难。
“笳声吹陇水,杀气暗边城”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笳声(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的吹奏与陇水的流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而“杀气暗边城”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边境城市,预示着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避免。
最后,“不识书生辈,何人敢请缨”表达了对文人士子的感慨。在战乱时代,许多读书人失去了书斋中的宁静,被迫投身军旅或参与抗争。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那些勇于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奋斗的文人士子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时期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动荡时局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勇敢面对挑战的文人士子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