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房·其二》
《僧房·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僧床午睡梦初成,展转安分外清。

搔首起来神观定,一窗山影虚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分(ān fèn)的意思:指心地安定,不贪图外物,不好高骛远,安于现状。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轻安(qīng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平和安宁。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神观(shén guān)的意思:形容景色壮丽、宏伟非凡。

睡梦(shuì mèng)的意思:指睡眠中的梦境。

午睡(wǔ shuì)的意思:指在午饭后小睡片刻。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午后静坐入梦,醒来后心境平和,神思清明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澄净。

首句“僧床午睡梦初成”,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午后的僧房内,一位僧人刚刚从梦中醒来。午睡后的梦境往往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此处暗示了僧人的生活虽简朴,但内心世界丰富且充满诗意。

次句“展转轻安分外清”,描述了僧人从梦中醒来时的状态。这里的“轻安”指的是身心的轻松与安宁,“分外清”则强调了这种感觉的特别与超脱。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僧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平静。

第三句“搔首起来神观定”,进一步刻画了僧人醒来的动作与状态。他轻轻挠头,缓缓起身,此时他的眼神已经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之中,神态显得格外专注与安定。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由梦入醒的过程,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和谐。

最后一句“一窗山影正虚明”,将画面拉远,聚焦于窗外的景色。透过窗户,山影映照在室内,光线明亮而空灵。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是僧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和谐统一的象征。山影的“虚明”不仅描绘了光线的柔和,也寓意着僧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午睡后醒来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钦佩与向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西湖游题毋侍御卷

画船双桨古今同,湖曲垂杨半渚宫。

烟逐帝魂流水上,鸟依僧梦白云中。

山花欲接游人语,溪獠新歌太守功。

忽漫风光容易失,不胜春望小楼红。

(0)

瓜鼠

食瓜食实勿伤根,生意微微复尔存。

一鼠作灾犹小耗,人间草窃正纷纷。

(0)

太白山

太白三千丈,庐峰上与争。

道人閒管事,终日作山评。

(0)

百舌吟

晨星睒睒残月低,众禽尚睡雅未啼。

树头春鸟复何事,多舌能令闻者迷。

间关反覆来相嬲,学尽诸音犹弄巧。

不须断舌胜寒皋,任尔能言异吉了。

飞来庭角向人鸣,我厌如簧不忍听。

由来佞舌易入耳,谗人在侧家国倾。

我欲诉天除此禽,此禽有时终革音。

夜闻善哉晨贺世,尧庭舜陛鸾凤吟。

(0)

咏庵前小塘

晓来狂雨过书堂,山水分流半小塘。

柳叶倒垂青鉴影,楝花轻漾縠纹香。

夜寒虫叫千声月,日暖鱼翻一尺霜。

忽看千山奔不住,碧天高处泻岚光。

(0)

送李分虎

牵牛花开秋气清,千山万山君独行。

到家甚觉还家乐,书卷傍边络纬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