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曲槛(qǔ kǎn)的意思:指门槛弯曲,比喻人行为有节制,不过分放纵。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社燕(shè yàn)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谈笑风生、互相交流的情景。
亭皋(tíng gāo)的意思:指高山的峰顶或山头。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 翻译
- 雨后天晴,朝云散尽,清晨的亭台露水也已晒干。
我撩起窗帘,俯瞰弯曲的栏杆,感受到秋风的凉意,于是换上轻薄的衣服。
身处偏远之地,遥望故乡秦国的方向,天空晴朗,燕子在飞翔。
临近岁末,无所建树,心中唯有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 注释
- 霁色:雨后放晴的天空。
朝云:早晨的云彩。
亭皋:亭台边的草地。
晞:晒干。
褰开:撩起。
曲槛:弯曲的栏杆。
萧瑟:清凉、凄凉。
轻衣:轻便的衣服。
地远:地处偏远。
秦人:指代故乡的人。
社燕:春社时节归来筑巢的燕子。
无功:无所建树,没有成就。
岁晚:年底。
故山:故乡的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故土的思念。开篇“霁色朝云尽”与“亭皋露亦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晴朗的早晨画面,天空清澈,露水在阳光下逐渐消逝,营造出一种明净、纯粹的氛围。
接下来的“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一句,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和对服饰的变化,传达了秋天气候转凉的信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这清新季节中闲适、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
“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两句,延续了上述意境。其中,“地远秦人望”表现了远方的人们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眺望,而“天晴社燕飞”则描绘了一场秋日集市中燕子飞舞的生动画面,烘托出一种和谐、繁荣的社会景象。
尾句“无功惭岁晚,唯念故山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所建树的自责,以及随着年华的流逝,对远方家乡和旧日山川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反映出个人的人生感悟,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归隐思想,即面对世事变迁,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逃避世俗、返璞归真的愿望。
综观全诗,以清新自然为背景,通过对景物和时节的精细描摹,以及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日晴好的心境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对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