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征人:戍边的士兵。
蓐食:黎明前起床吃早饭。
明发:天亮。
润冲:湿润冲刷。
石上云:石头上的露珠。
冷踏:踩踏得清凉。
松间月:松林中的月光。
艰难:生活艰辛。
一笑:一笑置之。
屡阅:多次经历。
偃亚:低垂。
道傍松:路边的松树。
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下的菌类药材。
掘:挖掘。
- 翻译
- 戍边的人不敢安心休息,天不亮就起来准备
湿润的露水打湿了石头上的云,寒气让踩在松间的月光更显清冷
面对生活的艰辛只付之一笑,时光匆匆让人惊讶不已
路边的松树低垂着,或许底下有茯苓可以挖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停留于荒凉的驿站之情景。"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表达了旅人的不安和急迫,他们连夜里的休息都不能放松,只得匆忙进食,准备天一亮就继续赶路。"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旅人在湿润的岩石旁经过,或是在寒冷中踏过林中的明月,可感受到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接下来的"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面对困顿的旅途生活,他只能强颜欢笑,而年华却在这不断的旅程中迅速流逝。"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则是诗人在寻找生活上的便利,即使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要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如同在荒僻的小路旁边的松树下挖掘茯苓菜以果腹。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艰辛旅程中求生的无奈与坚持,以及面对自然孤独时内心的情感波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佛碑
天花堕虚空,平地忽三尺。
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
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
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
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
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
摩挲雪佛碑,碑断字莫识。
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
万事等泡影,感之三叹息。
古东门行送别金彦桢
仆夫顾我悲,辕马局不行。
古来离别地,青草不复生。
居人攀桃李,怅望难为情。
流尘起阡陌,远树花冥冥。
莫向秦东亭,唱此《东门行》。
土中有死骨,闻之复心惊。
食荼莫言苦,饮醯莫言酸。
世间万事易,惟有离别难。
既辞还执袂,临行复据鞍。
对面相宽解,回头涕已澜。
人生谁非客,何独此哀叹。
但令长寿考,相报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