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哭 崔 儿 唐 /白 居 易 掌 珠 一 颗 儿 三 岁 ,鬓 雪 千 茎 父 六 旬 。岂 料 汝 先 为 异 物 ,常 忧 吾 不 见 成 人 。悲 肠 自 断 非 因 剑 ,啼 眼 加 昏 不 是 尘 。怀 抱 又 空 天 默 默 ,依 前 重 作 邓 攸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肠(bēi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或痛苦的心情。
鬓雪(bìn xuě)的意思:指头发白得像雪一样,形容年老。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见成(jiàn chéng)的意思:指人们从事某一行业或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逐渐熟悉并掌握了其中的技能和知识。
空天(kōng tiān)的意思:空旷无垠的天空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啼眼(tí yǎn)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或痛苦,眼泪不断流下。
依前(yī qián)的意思:按照以前的方式或顺序进行。
异物(yì wù)的意思: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事物或物体。
掌珠(zhǎng zhū)的意思:指掌握重要的东西或关键的人物。
- 注释
- 掌珠:比喻极珍贵的孩子。
儿三岁:孩子三岁的年龄。
鬓雪千茎:形容头发花白,比喻年老。
岂料:没想到。
汝:你,指儿子。
为异物:去世,死亡。
成人:长大成人。
悲肠自断:形容极度悲伤。
非因剑:不是因为剑伤。
啼眼加昏:哭泣导致眼睛模糊。
不是尘:不是灰尘所致。
怀抱又空:内心的期望再次落空。
天默默:天空默默无声,形容无人理解的孤独。
邓攸身:邓攸是历史上失去孩子的典故,这里表示作者同样失去了孩子。
- 翻译
- 我珍爱的独子年仅三岁,而我已双鬓斑白步入六十岁。
没想到你先我而去成为他乡之客,常常担忧我不能亲眼看到你长大成人。
内心的悲痛并非因为利剑,哭瞎的眼睛也不是因为灰尘。
怀抱中的期望再次落空,天空默默无语,我又一次面临邓攸那样的境地。
- 鉴赏
此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侄子深切的哀悼之情。首句“掌珠一颗儿三岁”生动地描绘出崔儿稚嫩无邪的形象,而“鬓雪千茎父六旬”则反映了祖父年迈白发,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孩子与老人的年龄差异,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不易预料的哀伤。
中间两句“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之情。诗人无法接受崔儿就此离世,对于未能看到他成长为人的无尽悲痛,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力感。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内心的哀伤与外界的现象相联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撕裂和视线的模糊。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打击或物质的污染,而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痛苦。
最后两句“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无尽怀念。尽管现实中的怀抱再次变得空洞,但在精神层面,他仍旧选择与崔儿的灵魂相连,就如同历史上的邓攸一样,通过艺术或是文字来重塑逝者。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擅长的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佟声速
长君四十年,汝乃谓予兄。
岂非以才故,虽少可雁行。
我愧老无闻,蹉跎徒杖乡。
于道苦不足,岂敢矜文章。
殷勤辱招致,何以酬谦光。
暇日开园林,相与浮羽觞。
袒跣攀芙荷,礼法亦已忘。
亭似华绛跌,注立池中央。
义如千叶间,特出为莲房。
君多令兄弟,靴如唐棣芳。
华萼相承覆,亲爱多嘉祥。
伯兮宰大邑,治行称循良。
叔季皆大器,磨砻成圭璋。
与父观察公,撞踵登庙廊。
君今未欲仕,散带聊清狂。
黄金得贵显,是道奚足臧。
才如汉司马,嗟彼乃赀郎。
时时幸称病,不逐诸公卿。
得与文君欢,饮酒清琴旁。
君今美辞赋,知己多鸳鸯。
毋令绿衣人,侵彼丹凤凰。
君子哀窈窕,不淫师文王。
如彼王雎鸟,和呜当春阳。
《赠佟声速》【明·屈大均】长君四十年,汝乃谓予兄。岂非以才故,虽少可雁行。我愧老无闻,蹉跎徒杖乡。于道苦不足,岂敢矜文章。殷勤辱招致,何以酬谦光。暇日开园林,相与浮羽觞。袒跣攀芙荷,礼法亦已忘。亭似华绛跌,注立池中央。义如千叶间,特出为莲房。君多令兄弟,靴如唐棣芳。华萼相承覆,亲爱多嘉祥。伯兮宰大邑,治行称循良。叔季皆大器,磨砻成圭璋。与父观察公,撞踵登庙廊。君今未欲仕,散带聊清狂。黄金得贵显,是道奚足臧。才如汉司马,嗟彼乃赀郎。时时幸称病,不逐诸公卿。得与文君欢,饮酒清琴旁。君今美辞赋,知己多鸳鸯。毋令绿衣人,侵彼丹凤凰。君子哀窈窕,不淫师文王。如彼王雎鸟,和呜当春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167c71e0a97b5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