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今欲战,雨雪晚交持。
势合溪云长,寒深木叶危。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常年(cháng nián)的意思:指长期、经年累月。
调丝(tiáo sī)的意思:调整琴弦,比喻修理或调整事物。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空明(k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空旷明亮,没有遮挡物。
流羽(liú yǔ)的意思:流羽指的是羽毛随风飘动的样子,比喻行动迅速或逃避迅猛。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日常(rì cháng)的意思:指平时、常常发生的事情或平凡的日子。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杂流(zá liú)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流动的情况。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降雪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
首句“白日常年好”,以平和的语气引入,似乎在说平常的日子总是美好的,为接下来的转折铺垫。接着,“空明九月时”点明时间背景,九月的天空格外明亮,为下文的雪景渲染了背景。
“阴阳今欲战,雨雪晚交持。”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阴阳二气比拟为即将交战的双方,而雨雪则是他们斗争的结果。这种生动的比喻,使得原本抽象的自然现象变得具体可感。
“势合溪云长,寒深木叶危。”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壮观。溪边的云雾因雪势而更加浓重,寒意深重的季节里,树木的叶子显得格外脆弱,仿佛随时可能被严寒摧折。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雪带来的寒冷与破坏力。
“清商杂流羽,取瑟一调丝。”最后两句则转而描写听觉感受。清商(古代音乐的一种)与飘落的雪花交织在一起,如同瑟琴之音,和谐而悠扬。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美丽与残酷并存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