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魏受禅台》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繁 城 魏 受 禅 台 宋 /贾 昌 朝 服 殷 自 古 称 文 王 ,几 见 符 膺 把 纣 亡 。谁 谓 老 奸 亟 篡 事 ,禅 台 空 立 在 繁 昌 。
- 注释
- 服殷:指商朝末年周文王辅佐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事迹。
文王:周文王姬昌,西周的奠基人。
符膺:古代认为吉祥的征兆,如瑞兽、符瑞等。
纣亡:商纣王的灭亡。
老奸:指商纣王,因其昏庸暴虐被称为‘老奸’。
亟篡事:急于篡位的事情,指篡夺政权。
禅台:禅让的台子,古代帝王禅让时的象征。
繁昌:地名,今安徽省繁昌县,这里代指商朝末年的某个地点。
- 翻译
- 自古以来,商朝的灭亡就被赞誉为文王的功绩,
有多少次看到符瑞出现,预示着商纣的终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贾昌朝所作的《繁城魏受禅台》,主要描绘了周文王通过智谋和德行推翻商纣王的故事。首句"服殷自古称文王",强调了文王以德服人的传统美德,他以仁政赢得了人民的拥戴。次句"几见符膺把纣亡",意指历史上罕见有人能像文王那样凭借智慧和民众支持推翻暴君,这里暗指文王的胜利是历史罕见的。
后两句"谁谓老奸亟篡事,禅台空立在繁昌",则转而描述了文王的禅让之举,与商纣王的篡位形成鲜明对比。"老奸亟篡事"形容纣王的暴虐和篡权行为,而"禅台空立"则象征着文王的禅让并非出于权力争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禅台虽空,但其精神永存繁昌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赞扬了文王的高尚品德和明智决策,同时也对商纣王的昏庸进行了讽刺,体现了作者对于贤明政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