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水冬不枯,唯愁夜冰结。
归船及暖下,穷腊未飞雪。
淮颍地渐偏,川上云常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丹阳新守李国博归洪州》,表达了对友人李国博冬季归乡的关切与对春天的期待。首句“蔡水冬不枯”描绘了蔡水即使在寒冬也保持流淌,显示出其生命力;“唯愁夜冰结”则流露出诗人对夜间水面结冰的担忧,暗含旅途安全之意。
接下来,“归船及暖下,穷腊未飞雪”写友人选择在气候稍暖时启程,暗示冬季严寒即将过去,而“穷腊未飞雪”则进一步强调这个季节特征。诗人通过“淮颍地渐偏,川上云常泄”描述了友人所经之地的地理风貌,淮河和颍水之间的地区较为偏远,天空云层时常散开,透露出自然景色的变化。
最后两句“几日接春波,南风楚江彻”预示着友人将很快迎来春天的江面,南风吹拂,江水清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结尾处“拜亲怀郡章,予慕嗟才劣”则是诗人表达对友人回乡探亲的祝福,以及对自己才能不如友人的自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沿途景物和季节变化,寄寓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春天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用拙常存守道心,偷闲片片抵千金。
半帘梅影离离月,一涧泉声曲曲琴。
图史灯前随意检,园蔬雨后不时寻。
浮名自觉无多趣,五柳当年志已深。
松江舍北。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
还见青匡似绣,绀螯如戟。
西风有恨无肠断,恨东流、几番潮汐。
夜灯争聚微光,挂影误投帘隙。更喜荐、新篘玉液。
正半壳含黄,一醉秋色。纤手香橙风味,有人相忆。
江湖岁晚听飞雪,但沙痕、空记行迹。
至今茶鼎,时时犹认,眼波愁碧。
螺甲磨星,犀株杵月,蕤英嫩压拖水。
海蜃楼高,仙蛾钿小,缥缈结成心字。
麝煤候暖,载一朵、轻云不起。
银叶初生薄晕,金猊旋翻纤指。芳杯恼人渐醉。
碾微馨、凤团闲试。满架舞红都换,懒收珠佩。
几片菱花镜里,更摘索双鬟伴秋睡。
早是新凉,重薰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