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石疑堪取,层崖试共登。
怪象撑狞盼,残碑拓坏棱。
碑拓(bēi tuò)的意思:指把碑文拓印下来,用以传承和学习。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梵王(fàn wáng)的意思:指尊贵的僧人或佛教高僧。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王舍(wáng shè)的意思:指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或更大的利益而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
斋僧(zhāi sēng)的意思:指在寺庙或佛教寺院中,僧人们遵循斋戒规定,进行节食和修行。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历的景象和心境。开头“远石疑堪取,层崖试共登”表达了诗人对险峻山势的探索与攀登,其中“疑堪”和“试共登”透露出一种谨慎而又坚定的探险态度。
接着,“偶游梵王舍,略话祖师灯”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梵王舍可能是指佛教或道教中的某个仙境,而“祖师灯”象征着智慧与指导。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宗教文化的尊崇和追求。
第三句“怪象撑狞盼,残碑拓坏棱”中,“怪象”可能指的是山中奇特的岩石形态,而“撑狞盼”则是对这些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残碑拓坏棱”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最后,“世间何不有,巢贼亦斋僧”诗人似乎在提问为什么世界上不能和谐共存,即便是那些通常被视为对立的存在,如“巢贼”(比喻小人)与“斋僧”(比喻高洁之士),也应该能够像山中禽兽一样,各自有所栖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智慧的追问,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