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九》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九》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士无及物智,每喜华其庐。

我居岂不敝,于道巳有馀。

取容吾身,奥取藏吾书。

奚须叹其陋,不见阿房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房(ē páng)的意思:指追求权力、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及物(jí wù)的意思:动词。指动作的对象是受动的,需要有宾语。即主语通过动作作用于宾语。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取容(qǔ róng)的意思:接纳、容纳

无及(wú jí)的意思:没有能够比得上或超过的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闲居感怀十七首》中的第九首。方孝孺以文才出众而闻名,此诗反映了他对于居住环境与个人精神追求之间的思考。

诗中前两句“士无及物智,每喜华其庐”表达了士人追求知识与智慧,同时对居住环境的美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接着,“我居岂不敝,于道巳有馀”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精神上的富足已经足够弥补物质上的简陋。

“明取容吾身,奥取藏吾书”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明亮的空间足以容纳他的身体,而深邃之处则用来存放书籍,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积累。最后,“奚须叹其陋,不见阿房初”以反问句式结束,意在强调不必为简陋的居住环境感到遗憾,因为即使是豪华如阿房宫这样的建筑,最初也只是一片荒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方孝孺对于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平衡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知识和智慧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比个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精神世界的丰富,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其二

雀罗原见惯,葛帔亦人情。

白发何村叟,能呼小子名。

(0)

小游仙.十首·其八

不系腰缠跨鹤还,扬州无处是家山。

桃花开遍青溪路,要遣渔人去叩关。

(0)

病中呓语九首·其三

才喜平权得自由,谁知从此又戈矛。

弱者之肉强者食,膏血成河遍地流。

(0)

题三女史诗草·其三

愁苦欢愉句总工,慧花全集叹俄空。

倖存五十一年事,都在秋闺自序中。

(0)

次和宗湘文观察贺叠喜室诗

试院论文正赏奇,兴来酒味不嫌漓。

自从老杜留题后,又见双丁竞爽时。

艺苑流传称盛事,师门珍重拙孙枝。

阿翁闻喜轩中坐,叠喜还成叠韵诗。

(0)

题刘松岚观察大观吊武虚谷先生墓诗手卷

先生卓荦人中豪,为民做爹身忘劳。

虎而冠者来咆哮,择肉而食谁所教。

缚而杖之无由逃,群羊畏虎声嘈嘈。

人生穷达随所遇,安能俯仰如桔槔。

拂衣归去嵩山高,经疾史恙穷秋毫。

一旦见睍冰山消,玺书俄受彤廷褒。

公已先赴巫阳招,徒留抔土埋蓬蒿。

有客过此歌且谣,其声慨慷心郁陶。

为风为雨为怒涛,笔力斫断生鼍蛟。

翩然凤翥鸾翔翱,我披此幅风萧骚。

愿君宝此如琼瑶,长使祖德千秋昭。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