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王(bà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称王称霸的人或势力。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京都(jīng dū)的意思:指国家的首都,也可指重要的城市或地区。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有汉(yǒu hàn)的意思:有才干、有本领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翻译
- 百年来国泰民安,起初还是有些不安定。
首都保留着汉唐遗风,宫殿空缺未见王者雄姿。
远处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经霜后红叶多半凋零。
杯中虽有酒却难以让我沉醉,转眼又被西风吹散清醒。
- 注释
- 百年来:形容时间长久。
号太平:国泰民安。
仍患:仍然有。
不丁宁:不安定。
京都:首都。
尚有:仍有。
汉唐气:汉唐时期的风貌。
宫阙:宫殿。
犹虚:仍然空缺。
霸王形:王者的雄伟形象。
烟外:远处。
乱峰:杂乱的山峰。
隐约:若隐若现。
霜馀:经霜后。
红树:红叶。
半凋零:多半凋落。
樽中:酒杯中。
难成醉:难以使我醉倒。
旋被:随即被。
西风:秋风。
吹又醒:吹散了我的醉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百年太平为背景,描绘了虽表面繁荣但隐含忧虑的社会景象。首句“一百年来号太平”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然而紧接着的“当初仍患不丁宁”则揭示出即使在和平时期,也存在着隐忧和不安。
诗人进一步通过历史的视角,将视线投向京都:“京都尚有汉唐气”,暗示着城市风貌还保留着古代雄浑的气息;然而,“宫阙犹虚霸王形”则暗示着这些辉煌背后,似乎缺少了开疆拓土、雄霸天下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两句“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描绘了远处山峰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以及秋霜过后,红叶半凋的凄凉景色,寓示着世事变迁和自然的无常。
最后,诗人借酒浇愁,却无法真正忘怀:“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醒与无奈,即使有酒,也无法掩盖心中的忧虑,只能任凭西风一次次吹散醉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盛世背后潜在问题的思考,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孤独与清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