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我同门友,为郎家益贫。
供茗瓷瓯洁,添香粉指匀。
近通无净理,一倍耐风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斋中谈禅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禅学的共同追求。首句“念我同门友”,表达了对同窗好友的深切怀念,随后点明了友人为郎家所累,生活日益贫困,却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诗人通过“萧疏愁世鞅,磊落笑时人”这两句,既描绘了友人的外在形象,也展现了其内在的乐观与豁达。
接着,“供茗瓷瓯洁,添香粉指匀”两句,细腻地刻画了斋中环境的清雅与和谐,以及友人对生活的精致追求。通过“近通无净理,一倍耐风尘”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入禅理、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还蕴含了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与友情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
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
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
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
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
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
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
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
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
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
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
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
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
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
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
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
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
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
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
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
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
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
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
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会侄书》【宋·左纬】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67c68602024b8531.html
六经学不传,谁能寻坠绪。
君家有师承,不数虫鱼注。
公子韦氏门,粲若五星聚。
胸中容万顷,一一黄叔度。
人情悦纷华,世路争驰骛。
取乐须臾间,转首已失据。
余生末俗中,蚤幸识夷路。
折桂从乃翁,频年麾不去。
冉有岂辞仆,樊迟亦能御。
雍容荆渚间,夫子步亦步。
初从言下入,筌蹄索鱼兔。
终遂义中行,良乐驱骐絷。
有时坐终夕,收视息浮虑。
了了不可言,明明有佳处。
别来能几时,心月翳云雾。
诸郎幸不远,寄语多予悟。
坐为尘事撄,空咏别知赋。
遥想玉华游,春梦如飞絮。
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
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
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
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
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
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
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
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
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
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
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
人生要更事,美恶无不尝。
悉除粪壤念,顿悟服食方。
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
慎勿学瓜瓠,置身篱落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