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犀》
《石犀》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江水荡潏,蜀人几为鱼

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

始知李太守伯禹不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
táng / céncān

jiāngshuǐchūdàngshǔrénwèi
xiàngěrshíānyǒu

shǐzhītàishǒubǎ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禹(bó yǔ)的意思:伯禹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伯禹,意为治理河流、水道,调节水患,使百姓免受水灾的能人。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荡潏(dàng jué)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石犀(shí x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固、稳定。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邑居(yì jū)的意思:指守着小城或乡村的人,表示守旧、固执。

注释
江水:指长江的水流。
荡潏:形容水势浩大,波浪翻滚。
蜀人:四川人,此处指蜀地的居民。
鱼:比喻人们如同水中之鱼,面临被洪水吞噬的危险。
向无:假使没有。
尔:你,这里指石犀。
石犀:用石头雕刻的犀牛,古代常作为镇水之物。
安得:怎能。
邑居:城镇,居住的地方。
始知:这才明白。
李太守:指李冰,古代蜀地的官员,因治水有功而闻名。
伯禹:即大禹,古代传说中成功治理大洪水的英雄。
不如:比不上。
翻译
江水起初汹涌澎湃,蜀地人几乎成了鱼儿般的存在。
若非有你这石犀镇守,怎能保有这城池家园。
至此方知李太守的功绩,即便是大禹也比不上他。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片荒凉之地,江水初解冻,蜀人往往成为捕鱼者。诗中提到“向无尔石犀”,表达了对理想居所的渴望,但又觉得难以得到。最后两句赞美李太守,甚至超越了古圣伯禹,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

岑参在此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抒发了对社会安宁与理想统治者的深切期望。同时,诗中的意境也流露出一丝哀愁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状况可能并非如人所愿。

总体而言,此诗语言质朴,意象丰富,透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领袖的崇敬。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二

鹦鹉前头急自呼。不知隐语道来无。

半时耽阁绣功夫。

引镜薄添霞一角,背人笑颤翠双趺。

须防胆怯要犀株。

(0)

感怀四首·其三

锦瑟韶光已半过,而今应自悔蹉跎。

等身著作惟书在,逝水年华与墨磨。

酒可浇愁须默饮,诗非吊古亦悲歌。

名山别有千秋业,莫对孤灯唤奈何。

(0)

寄好义

同乡不相见,动涉秋去春。

何意忽来翔,会合当玆辰。

雄谈有远趣,文采惊世人。

譬彼随和质,众目咸知珍。

陋俗乏奇士,怀抱郁未伸。

每思伊葛流,磊落展经纶。

志大固难售,心孤邈谁亲。

君来起我意,颇觉气为振。

炳炳千古事,悠悠三代民。

举首视大荒,汗颜惭此身。

深衷非一端,欲语未及陈。

胡为复求去,重使别恨新。

夙负江海情,耻为儿女仁。

贤豪日衰谢,感叹易悲辛。

凉风吹碧海,月露洗高旻。

酒至且持饮,言归何所嗔。

(0)

题画

茅屋隔榆林,孤舟系柳阴。

明时无逸客,谁在白云深。

(0)

山水图

危峰削玉出云端,仙馆霜清古木寒。

记得匡庐秋雨后,彭郎湖口倚篷看。

(0)

和徐大章登南天竺山楼韵

徐君为爱南竺幽,登此坞口之飞楼。

乡山数点海东际,客路十年湖上头。

涧泉翛翛落静夜,风叶淅淅吹高秋。

便当倚槛和新作,为报主人须少留。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