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宴 散 唐 /白 居 易 小 宴 追 凉 散 ,平 桥 步 月 回 。笙 歌 归 院 落 ,灯 火 下 楼 台 。残 暑 蝉 催 尽 ,新 秋 雁 带 来 。将 何 迎 睡 兴 ,临 卧 举 残 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月(bù yuè)的意思:指行走时像月亮一样轻盈飘逸。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残杯(cán bēi)的意思:指喝酒时只剩下底部一点酒,比喻事情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平桥(píng qiáo)的意思:平桥是指平坦的桥梁,比喻言行得体、稳重端庄。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睡兴(shuì xīng)的意思:指因为疲劳或其他原因而感到困倦和无精打采的状态。
小宴(xiǎo yàn)的意思:小规模的宴会或聚餐
新秋(xīn qiū)的意思:新秋指的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阶段或者初期。
院落(yuàn luò)的意思:指庭院、院子的意思。
追凉(zhuī liáng)的意思:追求凉爽的地方。
- 注释
- 小宴:小型的宴会或聚会。
追凉:乘凉,寻觅凉爽的地方。
平桥:平坦的桥梁。
步月:在月光下散步。
笙歌:指宴会中的音乐和歌唱。
院落:庭院。
灯火:灯光。
楼台:楼阁与亭台。
残暑:残留的暑气,指夏天的末尾。
蝉催尽:蝉鸣声象征着夏天即将过去。
新秋:初秋。
雁带来:大雁南飞,象征秋天的到来。
睡兴:睡眠的兴趣或困意。
举残杯:举起剩余酒的杯子,常表示独自饮酒或借酒消愁。
- 翻译
- 小型的宴会在夜凉中结束,我在平桥上欣赏着月色返回。
音乐和歌声回荡在庭院,灯火渐渐熄灭于楼台。
夏天的余热被蝉鸣催促着消退,新秋的季节大雁带来了讯息。
如何才能助我入睡呢?临睡前,我举起剩下的酒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小型的夜宴在夏末秋初时分散的情景。"小宴追凉散"表明随着夜晚的深入,人们在追求清凉中逐渐告别了聚会。"平桥步月回"则是说在平坦的桥上漫步归来,伴随的是皎洁的月光。这两句勾勒出了一幅人们在夏末享受夜晚凉爽气息的画面。
"笙歌归院落"中的“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暗示着宴会上有音乐的陪伴,随着夜色渐深,声音也逐渐消失于庭院之中。"灯火下楼台"则描绘了室内外景象的对比,人们在楼台间穿梭,灯光照亮了夜晚的宁静。
"残暑蝉催尽"指的是夏末最后的热气即将消散,而"新秋雁带来"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以及秋季特有的景象——大雁南迁。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既是时间流转的一种标识,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愁。
最后两句"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表达了诗人在宴会结束后即将入眠之际,一手持着剩余的酒水,心中可能还沉浸于宴会的欢乐和夜晚的宁静之中。这不仅是对当下情境的一种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片段细腻感受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夏末秋初时节特有的景象与氛围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雅的意趣和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路拯北游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崙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