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疏(chuán shū)的意思:传递消息不畅通,信息传播不及时。
古槎(gǔ chá)的意思:古代船上的铁钉,比喻古老而坚固的东西。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冥濛(míng méng)的意思:形容天空或景物昏暗、模糊不清。
去程(qù chéng)的意思:指离开或出发的行程。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一抹(yī m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线或颜色。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 翻译
- 朦胧的夜色笼罩着险峻的山峰,隐约的声响从深处传来。
古老的溪流旁,歪斜的老树似乎要折断,前方村庄的道路若隐若现。
远行的劳苦士兵还不知今晚何处歇息,只见乌鸦归巢,落在古木上。
这一切都让给那山中的三四位僧人,他们用枯藤挑着云雾,回到佛寺的屋檐下。
- 注释
- 冥濛:形容夜晚或清晨的朦胧迷蒙。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险峻。
横:横跨,这里指溪流横亘。
栖:停留,这里指乌鸦停在树上。
输与:给予,这里是引申为让出。
佛屋:寺庙,僧人的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谷风光,充满了禅意和哲思。诗人以"冥濛一抹笼峥嵘"开篇,设定了一个氤氲若存、迷离幻境的场景。"峥嵘深处传疏声"则透露出远方山谷中隐约传来的钟声,或许是寺庙中的晚钟,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溪横古槎低欲折"一句,通过对古老树木与溪流交织的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萧瑟的氛围。"隐约前村通去程"则是诗人对远方山村道路的指引,既表达了对归途的向往,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
接下来的"万里征夫不知宿"一句,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漫长旅途中的迷茫与孤独。"数尽飞鸦栖古木"则是对这位征人的境遇进行进一步的刻画,通过飞鸟栖息在古树上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时间久远、自然沧桑的意境。
最后两句"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则是对修行者的描写。"输与中边三四僧"中的"输与"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某种仪式或活动,而"三四僧"则可能是指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侣。"枯藤挑云归佛屋"一句,通过对枯藤拂晓云雾、归向佛堂的描写,表现了僧侣们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精妙的笔触和浓郁的情感,勾勒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山谷中的钟声,看见古木间飞鸦的踪迹,感受到僧侣们寻求心灵安慰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四日朝辞后过部中告辞白嵓太宰留酌于水镜堂已而移坐花间同石潭少宰联句为赠余亦赋短章留别
花前树底更移尊,醉眼看花未觉昏。
长卷倏题佳句满,高情须共古人论。
极知场藿堪终夕,谁遣骊驹已在门。
商鼎祗今欣有属,渐容投老白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