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处(bǔ chǔ)的意思:指补偿损失或弥补缺陷的行为。
布袋(bù dài)的意思:布袋指的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袋子,也用来比喻能装下很多东西的容器。在成语中,布袋比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所能接纳的事物和情感。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而立(ér lì)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的年龄。
骨董(gǔ dǒng)的意思:指古代的器物和艺术品,也可形容人的思想、观念陈旧、保守。
观时(guān shí)的意思:观察时间,意味着注意把握时机。
回观(huí guān)的意思:回顾、回忆、重新审视过去的经历或事物。
紧靠(jǐn kào)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概念非常接近,紧密相连。
来使(lái shǐ)的意思:指受人所使唤,成为他人的工具或傀儡。
描画(miáo huà)的意思:描画指用文字或图画来描述事物的形象或特点。
内宫(nèi gōng)的意思:指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争宠现象。
抛却(pāo què)的意思:抛弃、放弃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眼睛(yǎn jīng)的意思:目不转移地注视着,形容专心、全神贯注地看。
一转(yī zhuǎn)的意思:指情况或状态发生迅速的变化,转变得很快。
转语(zhuǎn yǔ)的意思:转变语言表达方式,用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意思,通常需要借助比喻或暗示来传达信息。
一转语(yī zhuǎn yǔ)的意思:指言辞一转折,意思突然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布袋赞(其二)》,以布袋为象征,寓言深刻。诗人通过描述放下布袋的动作和心境,表达了对佛教修行中"空"与"无我"理念的体悟。
"放布袋而立,携布袋而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舍弃世俗牵挂,超脱物欲的过程。"他日下生来,别道一转语",暗示修行者即使轮回再生,也要保持智慧的洞察,传达出佛法的智慧和超越生死的观念。
"补处之尊,弄真像假",揭示了世间万物真假难辨的本质,强调修行者要明辨是非,不被表象所迷惑。"抛却内宫,来使奉化",进一步表达了放弃自我,顺应自然法则的精神。
"回观时髑髅眼睛沥未尽,紧靠处布袋骨董放不下",通过骷髅的形象,警示世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布袋骨董难以放下,象征着内心的执着。"放得下,未必遭人强描画",则表达了只有真正放下,才能避免外界的纷扰和束缚。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实践佛法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