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溪徐明府席上》
《青溪徐明府席上》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啸自苏门旨,诗仍邺下才

琴尊閒闭阁,宾客登台

霁色川原净,秋光睥睨开。

临觞无限思,极目蒿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临觞(lín shāng)的意思:指临近拿起酒杯,即将开始喝酒。也用来比喻接近某种事物或即将发生某种情况。

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琴尊(qín zūn)的意思:指琴的声音高亢激昂,有如尊贵的人物。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苏门(sū mén)的意思:指某人的门第或家族世代显赫,声望卓著。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下才(xià cái)的意思:指才能低下,能力不足的意思。

邺下才(yè xià cái)的意思:指在边远地区或偏僻乡村中出现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青溪徐明府席上》。诗中描绘了在青溪徐明府宴席上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与宴会氛围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啸自苏门旨”,以“啸”这一古代文人常用的抒情方式,引出苏门山的旨趣,暗示宴会上文人雅士的风范和高雅情趣。接着,“诗仍邺下才”则点明宴席上宾客皆是才华横溢之士,如同邺下时期的文人一般,才华出众,意气风发。

“琴尊闲闭阁,宾客共登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琴声悠扬,酒杯交错,宾客们在阁楼之上欢聚一堂,共享盛宴。这里的“闲闭阁”与“共登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宴会的私密与宁静,又突出了宾客们的欢愉与融洽。

“霁色川原净,秋光睥睨开”描绘了宴后,天空放晴,川原一片清新,秋日的阳光洒落,整个世界仿佛被重新点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宴会结束后宁静美好氛围的映射。

最后,“临觞无限思,极目向蒿莱”表达了诗人面对美酒佳肴时的思绪万千,以及对远方、对人生无尽的思考。这里的“蒿莱”通常指荒野或贫瘠之地,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寓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与自然美景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流露,是一幅生动的文人聚会图景。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寄山中友人

深山深处结衡庐,草木萧森致有馀。

村市晓烟苔径滑,石桥流水夜窗虚。

屋头果熟秋中落,墙角蕉肥醉后书。

料得闭门多岁月,种来松树近何如。

(0)

莫釐峰

莫釐千仞削芙蓉,贾勇能攀最上峰。

陡绝丹梯淩日观,依稀玉检护云封。

澄湖渐隐中流楫,远寺惟闻下界钟。

敢谓胜游同谢傅,东山蜡屐有遗踪。

(0)

拒马河较阅兵马

巡边直度飞狐岭,较艺亲临拒马营。

画戟攒霜迎阵出,雕弓弯月向人明。

纵横目下元无敌,阖辟胸中自有兵。

惭愧间关十馀载,玉门应不负书生。

(0)

望亭晚泊

望亭多野况,林际舣轻舟。

疏竹入馀照,危梁俯乱流。

牧人村外返,稚子渚间游。

更望他山远,苍苍晚气幽。

(0)

孟庙作

阳关愁北望,草落峄山空。

野渡荆榛外,残碑烟火中。

尘飞不见日,庙古自生风。

桧柏千馀岁,犹存邹邑东。

(0)

塞上闻笛

何处吹羌笛,秋风度玉关。

几年愁作客,此日更摧颜。

惨淡边云合,凄凉朔雁还。

梅花知尽落,一夜满天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