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帘影》
《清平乐.帘影》全文
清 / 孙汝兰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丝丝漏月。替写湘纹密。琼户斜窥疑半揭。

燕梦误寻凉隙。非烟非雾摇空。几曾隔了春风

香逗冷波有迹,庭花转觉玲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非烟(fēi yān)的意思:非烟指的是没有烟雾,没有烟火的意思。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漏月(lòu yuè)的意思:指月亮因云遮挡而出现空隙的现象,比喻事物不完整或有缺陷。

琼户(qióng hù)的意思:指美丽的居所或宫殿。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斜窥(xié kuī)的意思:偷窥、窥探他人的隐私。

鉴赏

这首《清平乐·帘影》由清代诗人孙汝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光透过帘幕,与室内景物交织的美丽画面。

“丝丝漏月”,开篇即以“漏月”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如细丝般穿过帘幕,洒落在室内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月色的柔和与细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

“替写湘纹密”,这里运用了“湘纹”这一典故,湘纹通常指湘妃竹上的斑点,象征着深沉的情感或命运的不可预知。此处将月光比作湘纹,既表现了月光的斑驳与复杂,又暗含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性。

“琼户斜窥疑半揭”,“琼户”指的是精美的窗户,这里通过“斜窥”和“疑半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仿佛窗户半开,月光与室内世界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互动。

“燕梦误寻凉隙”,燕子在寻找避暑的缝隙时,误入了月光与帘幕交织的世界,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隐喻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偶然相遇和相互影响。

“非烟非雾摇空”,“非烟非雾”强调了月光的独特性质,它既不是实体的烟雾,也不完全透明,而是呈现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光影效果,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空灵和神秘。

“几曾隔了春风”,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月光的映照下,似乎被隔绝了,暗示了自然现象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香逗冷波有迹,庭花转觉玲珑”,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月光下的香气与冷波相映成趣,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诗意,也使得庭院中的花朵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整体而言,《清平乐·帘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月光与帘幕、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时间、空间、情感的深刻交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汝兰
朝代:清

字湘笙,鲁山人,华亭张鸿卓室。有《参香室诗词》。
猜你喜欢

送杨志仁之浙西佥宪

玉骨秋神铁石心,风流如此世无群。

乾坤千古有清气,河岳一时生白云。

蚌腹月明珠迸彩,凤毛春暖锦成文。

此行别有调羹信,湖上梅花为报君。

(0)

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湖上开轩接浪波,映阶梅竹更婆娑。

润留翠黛春云合,寒入冰绡夜月多。

嘉实可供调鼎餗,长竿终自伴渔蓑。

清风三径人如玉,越水吴山奈尔何。

(0)

霹雳石

云根断裂翠崚嶒,匕箸都忘世已惊。

玉女今为捣衣石,晋人犹觅少微星。

松高琥珀无苗出,蟾老丹书满腹生。

却忆天台狂道士,石中衣祴竟通灵。

(0)

寻春园·其一

觅春无路得寒林,万里清和此晏温。

载酒寻芳常恨早,无金入户只藏春。

柳浓不似生时色,花敛仍依摺处痕。

独有悠然观前月,石林寒绝也随人。

(0)

空碧亭

云蒸雨蚀半枯槎,空碧亭前雪一车。

曲误掀翻帘外朵,月移不动水中花。

十年春信随风度,半亩崖阴逼树斜。

暮景无何水仙至,万花头上欲饶他。

(0)

雨·其四

楚泽连空阔,吴天极杳冥。

水添今日白,山没向来青。

鸥鹭乘原隰,藜蒿翳户庭。

出门知未可,试学卫生经。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