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桂 林 即 兴 明 /杨 基 曾 见 重 华 巡 狩 来 ,漓 江 庙 宇 野 棠 开 。山 无 桧 柏 皆 岩 穴 ,地 有 芝 苓 尽 药 材 。花 布 短 衣 齐 膝 制 ,竹 皮 长 帽 覆 眉 裁 。也 应 风 土 交 州 近 ,丹 荔 红 椒 不 用 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丹荔(dān lì)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桧柏(guì bǎi)的意思:指高尚、坚贞的品质。
花布(huā bù)的意思:形容事物花纹繁复,五颜六色。
见重(jiàn zhòng)的意思:看重、重视
漓江(lí jiāng)的意思:漓江是指漓江的水流清澈、幽雅,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庙宇(miào yǔ)的意思:指官场上的地位不稳定,随时可能被换掉。
巡狩(xún shòu)的意思:古代帝王巡视狩猎的意思,比喻君主巡视国家,检查政务。
岩穴(yán xué)的意思:指山洞或岩石裂缝中的居所,比喻隐蔽的住所或藏身之处。
药材(yào cái)的意思:比喻对病情或问题的解决非常准确有效。
野棠(yě táng)的意思:指不受人待见的人或事物,比喻被人冷落、不受重视。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竹皮(zhú pí)的意思:指人薄弱、身体虚弱无力。
-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桂林即兴》描绘了桂林地区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貌。首句“曾见重华巡狩来”借用了舜帝重华巡游桂林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色彩。接下来的“漓江庙宇野棠开”写出了庙宇在春日盛开的野棠花映衬下的宁静与生机。
“山无桧柏皆岩穴”描绘了桂林山水奇特的地形,山石嶙峋,洞穴众多。而“地有芝苓尽药材”则突显了此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合草药生长。诗人通过衣物的描写,“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展现了当地人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最后一句“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暗示桂林接近古代交州之地,气候适宜,无需种植热带水果如荔枝和红椒也能自给自足,流露出对桂林独特地理环境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桂林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丰饶,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