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赋·其五》
《又赋·其五》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兴逃吾病,吟诗老此生

风高鸿雁起,晴久鹁鸠鸣。

树辞秋落,溪云带雨行。

晚凉便懒坐,移傍竹阴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鹁鸠(bó jiū)的意思:指人举止轻佻、轻浮,不守妇道。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寄兴(jì xīng)的意思:指寄托情感、兴趣等。

诗老(shī lǎo)的意思:指诗人年纪已经老迈,但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

树辞(shù cí)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深奥难懂,像树木的枝叶一样繁杂。

野树(yě shù)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树木,比喻不受束缚、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云带(yún dài)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的形状和排列。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翻译
寄托兴趣以逃避我的疾病,余生就在这吟诗中度过。
大风中,鸿雁振翅高飞,晴朗的日子,鹁鸠鸟鸣叫不停。
野外的树木告别秋天落叶纷飞,溪边的云彩带着雨水前行。
傍晚的凉意让我懒得久坐,我移到竹林阴凉处享受清静。
注释
寄兴:寄托情感或兴趣。
逃:逃避。
吾病:我的疾病。
吟诗:吟诵诗歌。
风高:大风。
鸿雁:大雁。
起:起飞。
晴久:长时间晴朗。
野树:野外的树木。
辞秋:告别秋天。
落:落下。
溪云:溪边的云。
带雨行:带着雨水前行。
晚凉:傍晚的凉意。
懒坐:懒得久坐。
移傍:移动靠近。
竹阴清:竹林阴凉。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体现了他在困顿中的情感流露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心境。

“寄兴逃吾病”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歌来暂时忘却自己的疾患和忧愁。这不仅是文天祥个人的抒情,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在困厄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普遍心态。

“风高鸿雁起,晴久鹁鸠鸣”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风高”与“晴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而“鸿雁”和“鹁鸠”的鸣叫,则增添了一种季节更迭、时光飞逝的感慨。

“野树辞秋落,溪云带雨行”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物,但这里更多地流露了诗人对秋天的无限感伤。树叶的凋零和溪水中飘逸的云彩,都是秋意盎然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晚凉便懒坐,移傍竹阴清”两句,则是诗人在这个季节中的生活写照。晚风习习,天气转凉,而诗人却感到一种懒散的情绪。他选择坐在竹林的阴凉处,这种宁静而清幽的环境,似乎能让他暂时逃离现实世界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个人困境和时代动荡中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示了文天祥作为一个政治家、文学家的深刻情感,也反映了宋代士人普遍的心声。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酬李文

落照长杨苑,秋天渭水滨。

初飞万木叶,又长一年人。

贫病仍为客,艰虞更问津。

多惭惠然意,今日肯相亲。

(0)

晚秋过苏少府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

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

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

肯信同年友,相望青琐闱。

(0)

会凤翔张少尹南亭

远过张正见,诗兴自依依。

西府军城暮,南庭吏事稀。

草檐宜日过,花圃任烟归。

更料重关外,群僚候启扉。

(0)

女娲罗裙长百尺,搭在湘江作山色。

(0)

夜过洞庭

笙歌只解闹花天,谁是敲冰掉小船。

为觅潇湘幽隐处,夜深载月听鸣泉。

(0)

酬相公再游云门寺

远羡五云路,逶迤千骑回。

遗簪唯一去,贵赏不重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