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谢 昌 国 桂 山 堂 宋 /杨 万 里 艮 斋 印 袖 出 名 光 ,归 卧 西 江 一 草 堂 。种 满 山 中 浑 是 桂 ,怪 来 月 窟 更 无 香 。九 秋 金 粟 供 朝 饭 ,三 径 黄 花 并 夕 粮 。履 上 星 辰 冠 上 豸 ,一 时 脱 却 濯 沧 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朝饭(cháo fàn)的意思:朝饭指的是早饭,是人们一天中的第一餐。
怪来(guài lái)的意思: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
归卧(guī wò)的意思:归还、归宿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来月(lái yuè)的意思:指将要到来的一个月份或时间段。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上星(shàng xīng)的意思:指升迁、晋升、提拔。
脱却(tuō què)的意思:摆脱、去掉。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月窟(yuè kū)的意思:指非常深远、难以到达的地方或境地。
- 翻译
- 艮斋先生挥袖走出明亮的宫殿,回到西江畔他的草堂休息。
满山遍野都是桂花,真是奇怪,月亮的洞府里竟然没有香气。
秋天的金粟谷物作为早饭,菊花成为晚间的粮食。
脚踏星辰头戴獬豸冠,他决定在此刻抛开尘世,洗净心灵。
- 注释
- 艮斋:诗人自号。
引袖:挥动衣袖。
明光:明亮的宫殿,代指朝廷。
归卧:回到。
西江:长江上游的一段。
草堂:简陋的居所。
浑是桂:满山都是桂花。
月窟:月亮的洞府,比喻仙境。
更无香:没有香气。
九秋金粟:秋天的稻谷。
朝饭:早饭。
三径黄花:院子里的菊花。
夕粮:晚间的粮食。
履上星辰:脚踏星辰,形容地位高。
冠上豸:獬豸冠,象征清廉公正。
濯沧浪:洗涤尘世,隐退江湖。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题谢昌国桂山堂》。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诗人在朋友谢昌国位于桂山的草堂内外自然景观的美好,以及对友情和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慨。
首句“艮斋引袖出明光”中的“艮斋”指的是谢昌国的书房,诗人在此处描写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的情景。接着“归卧西江一草堂”,则是表达诗人归于自然,居住于简陋但宁静的草堂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描绘了桂树遍布山间,但在明月之下却没有通常所期待的清香。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不符的情感。
“九秋金粟供朝饭,三径黄花并夕粮”则是写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平淡和自足。九秋指的是深秋时节,金粟可能象征着丰收或美好的事物;三径则是指庭院中曲折的小路,而黄花很可能是指菊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履上星辰冠上豸,一时脱却濯沧浪”则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情怀。履上星辰,意在比喻高远的志向;冠上豸,则是古代君子或官员所戴的一种饰物,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和品德;而一时脱却濯沧浪,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间纷扰,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锤峰落照
一柱标云汉,千峰最上层。
亭亭明夕照,煜煜蔚霞蒸。
落景连空翠,腾光入碧澄。
西崖翻直影,东户引閒凭。
何必忧骚客,端宜悟苾僧。
送将朱鸟隐,挂得玉蟾升。
逸趣发菁藻,馀辉带绛缯。
神锤工体物,惟是圣人能。
燕丹诗
燕丹怨秦政,亡归思报仇。
鞠武言不用,纳亡速祸尤。
田光荐荆卿,造门供具周。
玉盘姬手进,金丸池龟投。
既具督亢图,亦函于期头。
徐夫人匕首,药淬利吴钩。
荆卿顾有待,徘徊且迟留。
太子虑改悔,舞阳先遣不。
荆卿怒叱言,竖子安足谋。
遂发易水上,白日为凛秋。
入秦献所奉,愿得比列侯。
秦王乃大喜,九宾列旌斿。
舞阳早变色,荆卿神优优。
图穷匕首见,持揕瞋双眸。
袖绝环铜柱,笑骂甘死休。
尺八不足恃,七尺介利收。
衍水命难全,宁台为荒邱。
用人而复疑,偾事徒贻羞。
倦寻芳.三月二十日饯春
咄嗟过容,离别年年,舍我原惯。
我定难留,留下乱红成片。
忆花朝,思寒食,更怀上巳情难遣。
问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
送行人、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
却怪芳时,不把故人依恋。
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
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