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里且追千载事,鬓边管得几茎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即 事 呈 尤 延 之 宋 /杨 万 里 昨 日 茱 萸 未 苦 香 ,今 朝 篱 菊 顿 然 黄 。浮 英 泛 蕊 多 多 著 ,旧 酒 新 醅 细 细 尝 。节 里 且 追 千 载 事 ,鬓 边 管 得 几 茎 霜 。正 冠 落 帽 都 儿 态 ,自 笑 狂 夫 老 不 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顿然(dùn rán)的意思:突然间,猛然间
多多(duō duō)的意思:很多,许多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狂夫(kuáng fū)的意思:指行为狂妄、胡闹、不顾常理的人。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新醅(xīn pēi)的意思:指新鲜、刚出炉的酒或酒酿。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篱菊:篱笆上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浮英:漂浮的花朵。
泛蕊:盛开的花蕊。
旧酒新醅:陈年老酒和新酿的酒。
节里:节日之中。
千载事:千年的历史或故事。
鬓边:鬓发旁边,指年龄。
管得:顾及。
正冠:端正帽子。
落帽:脱帽。
都儿态:成年人的风度。
狂夫:放荡不羁的人。
老不狂: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狂放的性格。
- 翻译
- 昨天茱萸还未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今天篱笆边的菊花突然变得金黄。
漂浮的花瓣和花蕊繁多,旧酒新酿都要慢慢品尝。
在这个节日里姑且追忆千年的往事,鬓角的白发却无法阻挡几茎霜华的降临。
无论是正冠还是脱帽,都是成年人的举止,我自嘲自己虽老,但狂放不减当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气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昨日茱萸未苦香,今朝篱菊顿然黄。”这里通过对植物生长周期的描述,表达了时间飞逝的主题。茱萸与菊花在秋天逐渐散发出香味和变成金黄色,这是自然界中一种明显的季节变化,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浮英泛蕊多多著,旧酒新醅细细尝。”诗人提到水面上的落叶和花瓣,以及品尝陈年老酒与新酿酒的滋味。这里强调了对过去记忆的珍视,同时也享受着现实生活中的美好。
“节里且追千载事,鬓边管得几茎霜。”诗人在重阳节提起古代的事迹,并通过头发边缘的白发(鬓边)来暗示自己的年华已高。这里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和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
“正冠落帽都儿态,自笑狂夫老不狂。”诗人在节日里仍旧保持着年轻时的豪放与狂热,不像常人那样随年龄增长而变得沉默。这个形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年迈的抗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思,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闰九月王修撰直宅对菊分韵得喜字送其兄行敏
故人劳远来,所念在难弟。
久别忽相亲,安能不相喜。
况兹值闰九,黄菊正靡靡。
掇英汎芳樽,时羞杂陈几。
匪徒叙友于,簪缨集乡里。
顾余忝同姓,相爱蒙见齿。
意洽形俱忘,秩秩循有礼。
既夕复秉烛,觞咏情难已。
天伦固云乐,文会尤足美。
明河转虚檐,零露袭华绮。
众宾虽已散,迟留独未起。
明发理归桡,离忧复兹始。
斋宿皇陵夜起俟王驾
济济肃冠佩,隐隐聆和鸾。
彤庭炯斜月,松柏飒以寒。
神山卫皇陵,左右龙虎盘。
孝思穆宸衷,王心岂遑安。
秋尝日维吉,夙驾夜未阑。
骏奔执笾豆,臣亦备祠官。
所职在诚恪,匪曰盛容观。
斯言告在列,同心臭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