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投宿圜通以野雪盖精庐为韵赋五诗并书涂中所见·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创作的《大雪投宿圜通以野雪盖精庐为韵赋五诗并书涂中所见》组诗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佩苍玉”与“煮黄精”,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借问佩苍玉,何如煮黄精。”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佩戴珍贵的玉石与烹饪草药黄精进行对比。这里的“佩苍玉”象征着外在的物质财富或地位,而“煮黄精”则代表了内修身心、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纯粹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
“古来涧谷槃,价自重连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古代山谷中珍稀植物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这些自然之物的价值不凡,甚至可以比肩连城之宝。这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美丽,也暗含了对隐居山林、亲近自然生活的推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物质世界相对淡然的态度。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礼赞,也是对内心世界纯净追求的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访诗妓谢金莲见庭中红梨花盛开因赋
换却冰肌玉骨胎,丹心吐出异香来。
武陵溪畔人休说,只恐夭桃不敢开。
初夏倚春望六祖寺
柳絮兼花片,舞风湘水滨。
浓岚如细雨,初夏是残春。
鸟度山家曲,泉清佛界尘。
年衰眠易醒,归梦不能真。
奉归柳塘潘希白诗藁
织柳缝花雅道衰,将题锦卷复敲推。
夜寒吟苦冰澌合,境寂心融造化来。
斸石昆崙携玉下,乘槎河海到天回。
今时古调何人爱,东野长江在夜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