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经过湘潭道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古驿湘潭道,人家松竹林”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的田园风光画面,古老的驿站旁边是郁郁葱葱的人家和茂密的松竹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峦和近在咫尺的柳树。山上的梅花虽然远离,但依然清晰可见,而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渗透到了柳树之间,展现了季节更迭与自然景物的交融。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两句,转而描写了旅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征骑即行军之马,虽然春雨过后天气晴朗,但农夫却仍旧期待着雨水的到来,这不仅反映了农事的艰辛,也透露出人们对于自然恩惠的渴望。
最后,“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严寒天气的感受。貂裘是高贵而温暖的皮衣,但即便如此,在这春日里依旧感到寒意,恐怕是由于年岁渐长,体质变弱,所以更容易感觉到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
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君家蜂作窠,岁岁添漆汁。
我身牛穿鼻,卷舌聊自湿。
二年三过君,此行真得得。
爱君似剧孟,扣门知缓急。
家有红颊儿,能唱《绿头鸭》。
行当隔帘见,花雾轻羃羃。
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仍须烦素手,自点叶家白。
乐哉无一事,十年不蓄帻。
闭门弄添丁,哇笑杂呱泣。
西方正苦战,谁补将帅缺。
披图见八阵,合散更主客。
不须亲戎行,坐论教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