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石无不松,有松无不雪。
禽各静其枝,虎亦安其穴。
我舌久已焦,我心久已决。
把臂(bǎ bì)的意思:指两人相互交谈或互相交流的姿势,也比喻友好亲近的关系。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道法(dào fǎ)的意思:
(1).道理法度。《管子·法法》:“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韩非子·饰邪》:“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道法万全,智能多失。”
(2).遵循效法。《韩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
(3).遵守法制。《管子·任法》:“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羣臣修通辐輳,以事其主;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 尹知章 注:“道,从。”
(4).道教的教义。 晋 葛洪 《神仙传·墨子》:“乃入 周狄山 ,精思道法,想像神仙。” 徐志摩 《天目山中笔记》:“在东方人,这出家是求情感的消灭,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一切自我痕迹的解脱。”
(5).道教的法术。 晋 葛洪 《神仙传·刘京》:“ 隆 合服之,得三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不得度世。”《水浒传》第七十回:“马步军兵回头看时,你我对面不见。此是 公孙胜 行持道法。”
(6).即佛法。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 尧 孔 ,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诸国来集,共遵道法。”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划破虚空一剑閒,六根同转上头关。如今宴坐菴中事,政在凡夫道法间。”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贴]他二人初到,自未参讲道法。”
(7).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 茅盾 《子夜》十七:“她随侍老太爷十年之久,也不曾感到过这样温暖的抚爱。老太爷对待她始终就像一位传授道法的师父。”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你是留心道法的,你看红灯照的道法,是哪一派?”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法徒(fǎ tú)的意思:指追随法律,遵守法规的人。
皓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光明、明亮、清澈。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烟空(yān kōng)的意思:指烟雾散尽,空无一物,形容景象荒凉、寂寥。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皆(yī jiē)的意思:所有的,全部的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只如(zhī rú)的意思:只如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意思是只有像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一样才能达到某种效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山中的自然之美。"一一皆可悦"表达了对山景的喜爱,"有石无不松,有松无不雪"展现了山石松雪相映的冬日景色,给人以冷峻而纯净的感觉。傍晚时分,"日夕众烟空,微钟上初月"描绘出山间宁静的氛围,钟声悠扬,月色朦胧。
诗人进一步通过"禽各静其枝,虎亦安其穴",描绘动物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和谐相处,展现出山林的生机和宁静。"千峰一皓然,竟与人寰绝"则强调了山境的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然而,诗人也借此反思人间的荣华与道法,认为它们与此地的自然之美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我舌久已焦,我心久已决",暗示了内心的坚定与抉择,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安得一二人,把臂不须说",希望能与一二知己共赏此景,无需多言,心灵相通。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斛岭寨,行云际,下视长江入地底。
汲江登岭行三里,跻扳峻险为艰尔。
将率居民几半千,度岁终年苦无水。
爰自庆历达元符,循旧安常谁拟议。
元符太守何公贤,爱民虑事诚而至,以为山顶流泉鲜其事。
吾观古人行师动万亿,所至岂必皆平地。
军必有井井未达,将渴不敢闻众耳。
阴阳者流,以水照星。星之所聚,泉所委行。
行浚凿三日,遇泉井成矣。
乃今三井如鼎趾,岂特当年负瓶操绠,仆仆往还之人为慰喜。
吾欲后之人,知井所以起,敬守前功无委圮。
必使甃砌长如今日之清泚,万万斯年施何已,故作此歌勒诸斛岭之市。
《连州斛岭寨井》【宋·郑侠】斛岭寨,行云际,下视长江入地底。汲江登岭行三里,跻扳峻险为艰尔。将率居民几半千,度岁终年苦无水。爰自庆历达元符,循旧安常谁拟议。元符太守何公贤,爱民虑事诚而至,以为山顶流泉鲜其事。吾观古人行师动万亿,所至岂必皆平地。军必有井井未达,将渴不敢闻众耳。阴阳者流,以水照星。星之所聚,泉所委行。行浚凿三日,遇泉井成矣。乃今三井如鼎趾,岂特当年负瓶操绠,仆仆往还之人为慰喜。吾欲后之人,知井所以起,敬守前功无委圮。必使甃砌长如今日之清泚,万万斯年施何已,故作此歌勒诸斛岭之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9567c6b108cbb6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