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衲不掩肘,破瓢不住寺。
带月望冢归,和霜藉草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穷和尚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禅意。
首句“破衲不掩肘”,以一件破旧的僧衣无法遮住手臂,形象地展现了和尚生活的贫困与简朴。破衣象征着物质的匮乏,却也暗示了精神的富足与超脱。
次句“破瓢不住寺”,描述了和尚没有固定的居所,随缘而行,生活无常。破瓢代表了流浪与自由,和尚不拘于一室之内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由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带月望冢归”一句,描绘了和尚在月光下返回墓地的情景。这里的“冢”可能指的是和尚心中的归宿或某种精神寄托。和尚在月色中行走,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表现了其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和霜藉草睡”,则展现了和尚在霜雪覆盖的大地上,以草为枕,安然入睡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和尚生活的艰苦,更凸显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自然的怀抱中入眠,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贫穷和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简朴生活、自由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诗中蕴含的禅宗思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追求和对生命真谛的深刻领悟。
东都全盛称元丰,天子慷慨思奇功。
蒐兵阅马振百度,坐欲折箠笞羌戎。
羽林卫士天下选,内厩汗血皆飞龙。
射毬穿柳虽戏剧,移置行阵宁非雄。
从臣绝艺龙眠翁,曾侯唤仗明光宫。
斫鬃飞䃂亲眼见,十年落笔逾精工。
君不见开元天宝马蕃庶,画手亦有曹韩同。
承平涵育赖休泽,人与物会真奇逢。
好头赤玉五花骢,转首一笑浮云空。
盛衰反覆古今梦,宝津无树吹秋风。
纷更扰扰竟何益,祸启大梁尘再蒙。
披图考古三叹息,我思圣人忧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