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砧》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闻 砧 唐 /杜 荀 鹤 荒 凉 客 舍 眠 秋 色 ,砧 杵 家 家 弄 月 明 。不 及 巴 山 听 猿 夜 ,三 声 中 有 不 愁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客舍(kè shè)的意思:指待客之处,旅客住宿的地方。
弄月(nòng yuè)的意思:指虚度光阴,白费心机,比喻做无用功或白白忙活。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翻译
- 在荒凉的旅舍中度过秋天,夜晚的砧声伴着明亮的月光在每家每户响起。
这情景比不上在巴山听到深夜的猿啼,那三声中似乎没有忧愁之声。
- 注释
- 荒凉:寂静而无人烟的。
客舍:旅馆或临时住所。
秋色: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砧杵:古代捣衣用的器具,这里指捣衣声。
家家:每家每户。
月明:明亮的月光。
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有猿猴出没。
听猿:聆听猿猴的叫声。
不愁声:没有忧愁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诗人躺在荒凉的客舍中,四周弥漫着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息。砧杵声此起彼伏,每个家庭都在夜晚的月光下忙碌于自己的生活琐事。然而,这些声音与深山中的猿啼声相比,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仿佛连那三声猿啼中蕴含的愁绪都无法企及。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某种超然和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沉情感。这不仅是对秋夜之景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
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