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西晚归南山马上口占》
《城西晚归南山马上口占》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尘土辜双眼,驱驰壮颜

夕阳衔远树,马首南山

应接忘倦神明自觉还。

无心自强,最识白云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忘倦(wàng juàn)的意思:忘记疲劳,不知疲倦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应接(yìng jiē)的意思:应付接待,应对接纳。

壮颜(zhuàng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而有精神,意味着健康、活力和精神饱满。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城西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尘土辜双眼”,写出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眼中满是风尘,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辛劳。接着“驱驰损壮颜”进一步强调了奔波劳顿对身体的影响,岁月的痕迹在脸上日益明显。

“夕阳衔远树,马首看南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象,夕阳与远处的树木相依,画面温馨而宁静。诗人骑着马,目光投向南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应接都忘倦,神明自觉还”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即使身心俱疲,但面对如此美景,所有的劳累似乎都烟消云散,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恢复。这里的“神明自觉还”不仅指身体上的恢复,也暗示了精神层面的觉醒和提升。

最后,“无心非自强,最识白云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内心自然而然的状态。白云悠闲自在,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无拘无束,心灵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二马图

古来画马称何人,独数曹霸能逼真。

贵在画骨不画肉,形相往往多入神。

弟子韩干得其化,声价与之略相亚。

杜陵诗史为品题,今古传闻作佳话。

伟哉二马今有图,追逐霸干□规模。

青骢五花斗风彩,日夕饮秣凭奚奴。

伯乐一顾空冀北,骥不称力称其德。

千金买骏诚可致,按图索骏终难得。

以斯言之无不同,意匠所至俱能工。

收藏勿以爱马癖,持献好上蓬莱宫。

(0)

青菘紫芥遍春畦,小雨初晴二月时。

试摘山厨供晚饤,澹中清味竟谁知。

(0)

送钱郎中济民赴金陵

颂台迁秩向南还,玉佩晨摇别圣颜。

行李半挑辞凤阙,征帆几日到龙湾。

红亭人散青山晚,粉署香飘白昼闲。

遥想吟馀应有忆,清霄飞梦绕仙班。

(0)

二白乌

寿域春融百瑞生,天庭几见白乌呈。

双瞻玉扆星眸烱,并立雕笼雪羽明。

月谢归时鸾共宿,琼林啼处凤和鸣。

总知返哺多慈孝,出应瑶光兆太平。

(0)

送刘副使棻之福建

莺花春暖出都城,思入瓯闽几许程。

官树晓涵晴雨润,江帆晚带夕阳明。

山材夜静狼豺息,海峤秋深瘴疠清。

自古诹询资重任,九重伫听达民情。

(0)

和待诏王内悦先生留别韵

九重优诏许投簪,千里家山独抱琴。

明月清风黄阁梦,青山落日故人心。

城头片雨沾行旆,江上孤帆背夕阴。

去去莫忘朋旧好,雁来还拟寄佳音。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