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僧(chán sē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僧人,也比喻精神境界高深的人。
檐牙(yán yá)的意思:檐牙是指房屋檐口挑出的牙状石雕,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磴道(dèng dào)的意思:指山路上的阶梯道路。
梵刹(fàn chà)的意思:指寺庙或佛教道场。
楼殿(lóu diàn)的意思:指宏伟的宫殿或楼阁。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师心(shī xīn)的意思:教师的心思、用心教学的态度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县城(xiàn chéng)的意思:指县级行政区域的城市,也用来比喻地位低微、规模较小的地方。
心印(xīn yìn)的意思:心中的印记,指深刻的记忆或印象。
岩腰(yán yāo)的意思:指山体形状高大陡峭,像人的腰一样突出的地方。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中清(zhōng qīng)的意思:中庸之清洁,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清正廉洁。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翻译
- 湖边有三座寺庙依山而立,雄伟壮观,与县城相对而峙。
每一座楼阁殿堂都显示出各自独特的繁华,而我独爱这山林中的宁静清幽。
木制屋檐从树梢处挑出,石阶在山岩腰间开辟出道路。
我领悟到祖师传授的心法,禅僧们在远处塔灯的指引下修行。
- 注释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不平。
梵刹:佛教寺庙。
随处盛:各处繁华。
心印法:佛教中指直接领悟的佛法。
塔灯:寺庙中用于照明的塔顶灯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宁静。"濒湖三寺倚峥嵘"一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三座寺庙依傍着峻拔的山峰,给人以深邃之感。接下来的"梵刹相高对县城"则强调了寺庙与世俗世界的并存,然而它们各自独立,互不干扰。
"楼殿尽知随处盛"一句通过对建筑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繁华景象,而"山林独爱此中清"则表露了诗人对这片清净之地的偏爱和向往。下文"剪开木末檐牙出,凿破岩腰磴道成"描述了寺庙建筑过程中的辛勤劳作,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改造。
最后两句"悟得祖师心印法,禅僧遥指塔灯明"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觉悟,他通过参禅悟到了佛家传承的心印法,而那遥远的塔灯则象征着智慧和启迪之光。在这里,物质空间与精神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哲思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建筑、静谧与觉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超脱尘世又与之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禅智寺上方赠同游诸公
重冈抱城起,清川带野回。
旧都迁陵谷,遗寺空池台。
脩竹入晻霭,荒溪转崔嵬。
鸣禽畏人起,故老惊客来。
置酒感兴废,浩歌寄欢哀。
伊昔游此人,于今安在哉。
谷深春先觉,地爽景后颓。
造适假一笑,愿君尽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