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秋感》
《忆秦娥.秋感》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梧桐落。秋来客睡何曾著。何曾著。

万家砧杵月明乌鹊人间信有风波恶。

纷纷世俗轻薄。成轻薄。五陵裘马少年同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客睡(kè shuì)的意思:指在客人来访时,主人为了招待客人而失去了休息的机会,也泛指为了招待客人而自己不得安宁。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轻薄(qīng bó)的意思:形容言谈行为轻浮、肤浅,缺乏深度和底蕴。

裘马(qiú mǎ)的意思:指财富丰富,生活富裕。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同学(tóng xué)的意思:同班同学、同年同学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鉴赏

这首《忆秦娥·秋感》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梧桐落”三字开篇,梧桐叶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接着,“秋来客睡何曾著”,秋风起,梧桐叶落,客居他乡的诗人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何曾著”之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万家砧杵,月明乌鹊。”砧杵之声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象征着劳作与思念。月明之夜,乌鹊南飞,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间信有风波恶”,诗人感叹世事多变,人心险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紧接着,“纷纷世俗成轻薄”,指出世俗之人往往轻浮浅薄,缺乏真诚与深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最后,“五陵裘马,少年同学”两句,诗人以五陵豪族的奢华生活与自己少年时的同学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五陵裘马代表的是富贵豪华的生活,而少年同学则象征着纯真无邪的友情,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忆秦娥·秋感》通过秋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郊行·其三

滑笏溪流曲抱村,游丝白日静秋原。

村翁不识銮舆过,跣足科头倚荜门。

(0)

夏日游香山二首·其二

重基占佳胜,一览富万概。

雨后朝爽凑,谽谺新染黛。

高楼俯碧川,烟云呈变态。

檐树绿婆娑,砌花红琐碎。

游心竹素园,匪慕须弥芥。

支公价诚论,白傅山今卖。

(0)

诣斋宫·其二

怵惕恒自厉,明旦凛亦临。

岂以崇高位,而怀安乐心。

抚时玩法经,观象思柅金。

北郊方有事,夔夔倍翼忱。

(0)

诣斋宫·其一

晷度运无停,测圭日行北。

星火律蕤宾,阳长亦云极。

炎凉即渐更,盈虚理可识。

羲经对四圣,中心怵然惕。

(0)

春日御园閒咏·其四

万物向芳荣,乘时也畅情。

讵能忘慄慄,藉以验生生。

消息否而泰,循环利与贞。

怀安悬炯戒,勤政访名卿。

(0)

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五

轻罗黄伞飏风斜,凭立高栏玩物华。

望去彩桥名玉蝀,簪来钗凤号桐花。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