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经 父 所 作 高 承 制 铭 因 寄 之 宋 /孔 武 仲 征 路 杳 无 穷 ,山 川 掩 映 中 。记 程 知 远 近 ,分 境 识 西 东 。倦 客 似 浮 梗 ,轻 鞍 如 去 鸿 。平 生 惯 相 遇 ,转 愧 坐 禅 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境(fēn jìng)的意思:指事物分开或者分离,各自有不同的环境或境遇。
浮梗(fú gěng)的意思:指说话或写作时使用不切实际、夸张、离谱的比喻或引用典故,以追求幽默或夸张效果。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杳无(yǎo wú)的意思:没有踪迹、没有消息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征路(zhēng lù)的意思:
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唐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 《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翻译
- 漫长的道路遥无尽头,山川景色在其中交错掩映。
行程记录着远近的距离,划分出东西的边界。
疲倦的旅人如同漂泊的浮木,轻盈的马鞍像离群的大雁。
我一生习惯了与人相逢,却反而感到愧对那些静坐修行的禅师。
- 注释
- 征路:长途跋涉的道路。
杳无穷:遥无尽头。
山川:山水。
掩映:交错掩藏。
记程:记录路程。
知远近:辨别远近。
分境:划分地域。
识西东:识别东西方向。
倦客:疲惫的旅人。
似:像。
浮梗:漂泊的浮木。
轻鞍:轻盈的马鞍。
去鸿:离群的大雁。
惯相遇:习惯于相遇。
转:反而。
愧:感到惭愧。
坐禅翁:静坐修行的禅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征途中的心境和景象。"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表达了征途的漫长和自然景物的层次感。接着"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则是说通过记录旅程来辨别方向和距离。
诗人接下来写道"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疲惫感和轻快的骑行状态。这里的"浮梗"比喻疲惫之极,而"轻鞍如去鸿"则是说马背上的鞍具轻便,如同鸟儿般飞翔。
最后两句"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常见故人的怀念,以及面对僧侣的自省之情。这里的"转愧"意味着转而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无法像僧侣那样静心修行。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同时也流露出对佛学修为的一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