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巴 峡 闻 猿 宋 /释 文 兆 倚 棹 望 云 际 ,寥 寥 出 峡 清 。心 如 无 一 事 ,愁 不 在 三 声 。带 露 诸 峰 迥 ,悬 空 片 月 明 。何 人 同 此 听 ,彻 晓 得 诗 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彻晓(chè xiǎo)的意思:完全明白,彻底了解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晓得(xiǎo de)的意思:知道、了解
悬空(xuán kōng)的意思:悬空指物体被吊挂或悬挂在空中,没有任何支撑物。引申为形容事物不确定或没有依据。
倚棹(yǐ zhào)的意思:倚靠着船桨,形容船上的人靠着船桨休息或者依靠着船桨来支撑身体。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兆所作的《巴峡闻猿》,描绘了诗人倚船远眺巴峡山川,感受清风猿鸣的景象。首句"倚棹望云际",写诗人站在船头,目光投向远方的云天,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寥寥出峡清",则描绘了峡中空气的清新和声音的稀疏,寥寥几声猿鸣尤为动人心弦。
"心如无一事",诗人的心境仿佛与世隔绝,超脱尘世纷扰,只有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愁不在三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哀愁的理解,认为猿鸣虽凄凉,却不足以引发他内心的忧愁。
"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描绘了山峰在晨露的润泽下显得更加峻峭,而高悬的明月更增添了夜晚的寂静。这两句以景寓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诗人发出感慨,询问有谁能够共享这份宁静,一同领略这触动诗情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超然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正乙未秋九月宪司潘郎以巡历来吉省掾马郎以徵籴过赣于其归各赋赠一首·其一
水驿苍茫道路开,州人争看宪郎来。
简书消息通江海,车马光华注草莱。
晏岁王程伤远涉,时危幕府见奇才。
绣衣坐镇东南郡,日望新年报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