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钓月(diào yuè)的意思:比喻做不可能的事情或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梦泽(mèng zé)的意思:梦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虚幻而美好的幻境或理想境界。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这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充满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山水景色来表达自己的豪放情怀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两句,以“远泊”开篇,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的“古木”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深长,而“我”与之同在,则表明诗人与自然化为一体,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两句,更是将这种超脱的情怀推到了极致。“长江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而“钓月”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旷野火烧风”则是一幅壮丽的画面,用以形容自然界的力量和激情。
“梦泽吞楚大,闽山阨海丛”两句,通过“梦泽”和“闽山阨海”的描写,再次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超越时空、融入自然的豪迈情怀。“吞”和“阨”字用得十分传神,表现出一种无边界的广阔。
最后,“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的两句,则是对前述意境的进一步推进。在这里,“樯底水”与“涛起屈原通”相结合,不仅画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水景,更象征着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尘世束缚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情谊交流。这样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唐代文学中豪放派诗风的一种典型特征。